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覆褙,,又称“覆活”“覆画”“扶背” “装背”,就是在已镶好的画幅背面粘上两层或三层宣纸。经排实、上墙、晾干、挣平、使其画件更加厚实、牢固、平展,是书画装裱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明代周嘉胄《装潢志》、清人周二学《赏延素心录》,都有专门论述

立轴的覆褙,不论其款式如何变化,其覆褙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分为“湿覆”、“干覆”两大类。“湿覆”又称“座覆”,和托画心的“湿托”有近似之处,适于不易跑墨走色的画心。“干覆”又称“搭覆”,与干托画心近似,适于容易跑墨脱色的画心。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覆褙,都要求达到画心不跑墨、不脱色、幅面平展整洁、无折皱、无板结、软硬适中、背部光滑洁净、无破裂、无折痕、无空层、不起毛、接口小而齐、边口平直而无脱壳等。为达上述目的,必须做好覆褙前的准备工作,根据画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覆褙方法,严格覆褙的程序,并做好有关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覆前准备

覆褙前的技术准备,有以下三点:配覆褙纸和包首,配辅料,检查画幅。

一、配覆褙纸

(一)配褙纸

褙纸即粘在画幅背面的托纸,一般是用两层单宣或一层事先托好的双宣,画幅尺寸较大的(超过四尺)画心须用三层纸托合。巨幅书画要选用较厚的重单宣,最好选用纯檀树皮抄成的绵料纸,厚薄要与画心相配。也可以采取第一层用连四纸、第二层用较好的棉料纸。因为连四纸是竹料纸,覆褙的裱件经砑光后,结实光滑,卷舒之间,与画心摩擦力较小,有利于保护画心。覆裤纸选用的要求是:质地细密、厚薄均匀、拉力较强、伸缩性能好的宣纸。

覆褙纸的规格,要根据裱件幅面规格(包括天地夹口纸在内)计算出来。覆褙纸宽要比幅面的宽度余出6cm,长度余出6cm,作为上墙浆口的废边。若加绢包首,其长度应减去包首的长度。

覆褙纸配好后,应逐张挑刮沙粒及草梗等异物,再将其斜身交替折叠,使纸张原有的折印伸展平整,尔后横身对折,扎眼,裁正左右两口(要特别注意裁掉红印口)。裱件宽度超过68cm,覆褙纸应竖身用四尺宣纸的长度配裱件的宽度。

将方裁整齐的覆褙纸,按上下层不同的品种,分别逐张收卷起来。为防止由于抄制原因而造成的厚薄不匀,可左右口交替卷纸,即从右口卷至左口后;再从左口卷至右口,如此反复进行。

(二)合纸

将配好的覆褙纸二层托合在一起,称之合纸。首先调好浆水,备好排笔、棕刷、针锥、毛巾、晾竿、晾架等用具。

将底层覆褙纸反面朝上,平铺在裱台上,用排笔润浆水,令其干宣纸略有伸展,也可以用喷壶洒水,尔后自右向左依次刷浆(其方法要求与基本功训练一样)。刷完第一张纸后,擦净竖口边缘浆水,搭接第二张纸。先用排笔沿接口内侧竖划一道,令其定位在案子上,再以前述方法刷浆。依次将所有底层纸刷完,检查一下浆水是否刷匀、有无欠浆、纸张有无断裂折皱、接缝是否宽窄一致、异物是否清除干净,如果达到上述要求,便可进行上层纸的覆合。

覆合的方法与基本功训练基本相同,只是多张纸进行覆合时,应错开接缝,以避免其接缝的厚度。全部覆合完毕后,用棕刷上下左右依次排实,然后将褙纸起案,在其下面垫一层干宣纸,再进行排实。这样做,一则可以吸取水分,二则能增强纸层间的密实度。

覆褙纸托合之后以双手夹住其右首两边,轻轻起案抖动,然后,取晾杆竖放在褙纸中部,避开接缝,再将褙纸从右边折过去一半。随之左手平稳地抬起晾竿,顺将褙纸挑离裱台放置在晾架上。如无晾架,也可将覆褙纸右端抹一浆口,贴在墙上飘干。较长的覆褙纸,可同时用几根晾杆一段段挑起,放置在晾架上。一些超大的褙纸,直接平晾在干净的裱台上也能解决问题。但是,必须在其下面垫一层干纸,以利透气速干。要避免在潮湿的天气下干燥的太慢,造成浆性失效。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合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浆水干湿要适度,太干不易刷匀,太湿则不易排实。

2.纸与纸拼接的接缝要宽窄一致,不要太宽,以0.2cm为佳,上下层的接缝应错开。通常是底层用整纸,上层使用零纸。另外,还应注意接缝与画心构图所在的位置和部位,应避开人物画中的人物面部,花鸟画中花鸟、兽的突出部位,山水画中的重点景物部位,以免影响画面的艺术效果。

3.在排实过程中,纸张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纸太干时应洒些水花,否则容易出现纸毛。

二、配包首和废肩

(一)包首

包首是指当书画褙件卷起时,包在外层的绢、绫、宋锦或色宣等。包首的目的是书画裱件卷起成轴后,防止暴露在外面的覆褙纸受到损污,不但可以解决易损易污的问题,还可以使裱件的外部装饰更加褙美和雅致。

现在多用绢作包首。绢包首的颜色,要与画幅绫绢的镶料颜色协调一致,宁可淡些,不可过深。

包首下料,要注意横开,不要直开,因为直开丝硬易断,横纹较弱,耐舒卷。包首的规格:一般中小规格的立轴,取23cm,长的书画裱件可适度加宽。宽度要比裱件的宽度余出0.6-0.9cm,以便转边后与镶好的天头同宽。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包首

(二)废肩

是贴在包首边上长23.5cm、宽3.5cm的绫绢长条,用于上墙时打浆口之用。废肩一般用较浅色的绫绢,不可深于包首的颜色,以免掉色留下痕迹。废肩下墙之后,即可撕掉。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三、配辅料

辅料主要指有画签、搭杆、惊燕等对书画装裱起着辅助作用的小配饰。为使覆褙工作做到有条不紊的进行,覆褙前应做好准备。

(一)画签

用于标记出书画作者、收藏者姓名或书画名称的,贴于书画背面包首靠近天杆处的签条,宽度一般2cm左右,长度依裱件宽度而定,小于裱件幅宽的一半为宜。一般用古铜、茶黄、灰等用料,可用染色纸,也可用现成的色宣。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二)搭杆

又称角绊,贴在立轴背面地头夹口两侧边沿处,作用是增强地杆夹口处的拉力和牢度。搭杆可采用与镶料同一色调的绫绢,裁为1.5cm宽0.15cm左右长的小条,一端剪成角形或云头形,也可剪成一头宽一头窄相对称的两个长条。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三)惊燕

又称“惊燕带”或“绶带”。惊燕的下料一般采用与隔水镶料相同的绫绢,长度与天头相同,宽度也可以根据书画裱成的宽度而定。惊燕的长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二色镶或三色镶的惊燕长度可分别与二色镶三色镶的天头长度大致相同,惊燕的下端可用剪刀剪成多种花样,增其美观,也可取平口。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四、检查画幅

1、检查画幅有无黏接不牢。如有,视开口的大小分别以隔糊(小油纸)或竹启子、针锥、小油画笔填浆,令其重新粘合。

2、检查转边、套边。如发现弯曲,用潮宣纸团将其润湿,再以针锥挑拨挺直,开口处要填浆。遇有丝缕散开时,以毛笔蘸稀浆使其回归原处。

3、将飘干的褙纸,斜身交替折叠,使其伸展平整。进一步检查是否有沙粒等异物,如有应及时挑刮。如有排笔毛、棕刷毛,可用潮宣纸团,轻按其上,趁湿用针锥将其挑出来。

4、将画件展放在褶纸上丈量核实,作到准确无误,以免因画幅多而致褙纸弄混。

5、检查画心与镶料的厚度是否均匀,如果两者之间相差甚大,则应择其薄者,配以合适的纸料。待覆褙时进行加托。无论是画心或镶料的加托纸料,其规格均应以压过镶缝为宜。

6、要调好浆水,备好排笔、棕刷、针锥、毛巾、隔糊板、镊子、短尺、裁刀等用具。


作者|周和德

来源|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排笔   天头   折皱   立轴   平展   画幅   幅面   厚薄   宣纸   异物   技法   宽度   书画   长度   中国书画   规格   方法   大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