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论述,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谁将取代

中国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转型的成功是非常了不起的。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它在全球制造业舞台上只是一个次要参与者。但是,经过多年围绕生产出口商品的经济改革,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如虎添翼,帮助其产能的飙升。此后,中国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全球低成本工厂,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并最终为消费者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玩具、服装、鞋类和家具等。

这些产业是一个跳板,使中国能够像香港和韩国等经济体那样,发展经济,进入电子等更先进的生产领域。随着教育和工资的上涨,成本的优势在缩小,中国现在希望专注于高端制造业,依靠国内消费来刺激经济,把生产廉价、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工作留给别人。

但是,如果计划如愿以偿,谁将替代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位置呢?

哈佛教授论述,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谁将取代


这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经济学教授戈登·汉森(GordonHans hanson)在最近为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撰写的工作论文中回答的问题。他说,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经筛选了最佳替代中国的候选国家,并审视了中国自己能否继续扮演这个角色之后,他重申说,这个问题依然是那么的令人困惑。他承认,谁将填补中国的位置,仍然扑朔迷离。

最有可能的替代国家

作为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制造商,中国看起来已经达到了顶峰。汉森专注于分析10种产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类、体育用品、滑板车、玩具以及用于卫生、供暖和照明等行业的固定装置和配件。他发现,中国在这些商品中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在2013年达到了39.3%的高峰,到2018年则下降至31.6%。他指出,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增长放缓和大学教育率攀升等因素,这种制造业形式看来不太可能再度攀升。

也许最明显的竞争者是亚洲的新兴出口经济体,即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越南。但在过去的20年中仅有越南,孟加拉国、柬埔寨在全球劳动密集型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有显著增长。例如,孟加拉国由于成本低廉,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而越南已成为中国生产运动鞋和纺织品的最受欢迎的替代国。

汉森说越南和孟加拉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如果你不得不说谁是下一个中国,那是他们。但问题是,它们不够大,不足以像中国那样,在20世纪90年代从东亚全面接管了生产的产品。两国相加的总人口约为2.6亿,不到中国14亿人口的20%。若再考虑到经济生产制造力,它们会变得进一步渺小。根据汉森的分析,柬埔寨占全球劳动密集型出口量不到8%。

对于欧洲、北非和中东(如罗马尼亚、波兰、摩洛哥、突尼斯和土耳其)的候选国家来说,他们的状况也并不更具吸引力。在该组国家中,最大的出口国是土耳其,可是多年以来,它没有能够显著增加其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中的全球份额。

中国本身是"下一个中国"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可能依然是中国,但会经历巨大的变化。在技术方面,特别是自动化,为机器人取代人工展现了希望,而人工则集中于更有技能的工作上。事实上,中国是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全球领导者之一,但主要集中在汽车和电子等行业。而对使用这种技术制作低成本的商品,中国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热情,也许是因为它仍储有相当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技术本身也有限制,机器人可能难以处理柔软、柔韧的材料(如织物),比如将鞋带穿入运动鞋中等工作是极难自动化的。虽然一些公司正在这一领域取得进展,但自动化还没有立即带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革命性转变。

汉森认为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中国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中在大城市。这个行业可能会向其它地方扩散。汉森写道,在变革中,中国可能会最终取代自己。二战后,美国也出现过类似的发展,制造业从传统的城市中心向国家较小的城市迁移,而州际公路的分布也促成了美国的这种发展。

然而,在中国,企业并不急于从沿海中心城市大规模转移到内陆地区,因为工业基础设施的稀缺性可能会抑制他们的生产力。中国政府鼓励制造商向偏远地区投资的努力收效甚微。汉森写道,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经济理由,证明中国可能正处于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重大变革的边缘,但实际发生的证据却"很难找到"。

没有"下一个中国"对工业意味着什么

尽管供应链运营商正积极努力将采购扩展到中国以外,比如时装等行业的公司,探索在欧洲和美国生产更接近其最终消费者的项目,但许多人仍然认为放弃中国非常困难,而且成本高昂。中国制造业的基础设施仍然是无法比拟的,其质量,价格都具有竞争力。这就引起了"中国加一"( China Plus One) 战略,即企业将大部分生产留在中国,但将部分份额分散到其它国家,如越南。

如果中国的成本持续上升,而公司又不离开,会发生什么?

哈佛教授论述,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谁将取代


服装价格并未随美国整体零售价格上涨

汉森的论文没有论及这个后果。但他表示,对公司乃至消费者来说,一个影响可能是服装和鞋类等产品的成本提高。他表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些商品价格的低廉,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心存感激,看看这些进口商品在过去20年中有没有上升?"快速时尚”是中国崛起的结果。(编者按,快速时尚是一个术语,用于描述高利润商业模型,该模型基于复制时装秀趋势和高级时装设计并以低成本批量生产它们。)

公司也会继续尝试不同的采购区域。汉森说,我们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新产品或新产品的生产方式,但改变产品的生产区域也是另一种创新形式。这将是崭新的,是有风险的。你不确定所有拼块将如何拼凑在一起,实践的过程可能耗时良久。

哈佛教授论述,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谁将取代

虽然新的模式通常需要时间才能变得清晰,但一旦变得清晰,它往往很快就能被采纳。这是典型的S曲线模式,用于描述创新的扩展速度(编者按,创新的S曲线模式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随着行业,产品或商业模式的发展,其产生的利润逐渐上升直至成熟阶段。)。

目前可能并不太明显,下一个中国究竟哪里,但这并不意味答案永远不会出现。当它一旦发生,行业将迅速做出反应。毕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一家小的制造商发展成为庞大的世界工厂。

(原创编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孟加拉国   中国   柬埔寨   哈佛   越南   劳动密集型   美国   论述   份额   制造业   地位   教授   工厂   成本   服装   国家   全球   经济   世界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