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其实或许不是年味淡了,而是过年开心的已不在是我们这代人了。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家对过年是否觉得越来越没有多大意义了,对过年的美食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对于现在的我们,是否对过年感觉就是一个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对其中的意义也没了那么几分纯真了。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不曾回想起来,小时候对过年是那么的向往,对过年的年糕是那么的执着,对过年时的鞭炮、烟花是那么喜爱;但现在的我们,每每想起,对过年时开心只是那份孩童的单纯,对过年的年糕那只是妈妈的味道,对烟花炮竹只是那份孩童的天真罢了,或许我们这代人真的已慢慢老去,被生活的压力所摧残着这身躯体早已失去了灵魂。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对年味越来越淡主要原因:

1.人们变的不像过去那样单纯了,年也就复杂了,所以年味就被冲淡了;

2.一到过年就要想着送礼、请客,年味也就变淡了;

3.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不能能细细品味“年”的气息;

4.新思潮,新流向,新时尚,传统被慢慢的隐去;

5.一年里每一天的吃喝穿用都如此相同,凸显不出年的不同,物质生活的提高也消减了年味的与众不同。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春节的习俗:

1.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传统年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1]。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2]

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3]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3.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4.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等。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1]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常见的有五言、七言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5.贴窗花

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时,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6.年画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谈了!

为什么大家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

其实或许不是年味淡了,而是过年开心的已不在是我们这代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汉族   窗花   民间艺术   年画   家家户户   春联   年时   对联   除夕   喜庆   中国   愿望   气氛   美好   春节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