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

雍正十三年

有着仁慈像貌的雍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伟大的千古一帝康熙大帝驾崩,享年六十九岁。其四子胤禛继位,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登基称帝后,继续执行先皇康熙统一国家的政策,打击分裂活动。雍正元年(1723年),曾经被康熙消灭的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与青海和硕特部落首领罗卜丹津召集20万大军,起兵反清,大军开始攻打西宁。当时,年羹尧是大将军,他和岳钟琪分兵两路,前去讨伐,清军来到前线后,将士们奋勇杀敌,经过几次交战,清军大胜,随后,大队人马乘胜追击,终于将青海纳入了大清的版图。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皇帝为了稳定中俄边界局势,派遣策凌为清朝的全权代表,与沙俄签定了《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定了《恰克图条约》,详细划定了中俄边境,对中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和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

雍正十三年

萌萌的雍正

在发展生产方面,雍正继续执行康熙时的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调动人力物力兴修水利。雍正在位十三年时间,全国的田地从735万顷增加到890万顷。对卫河、淀河、永定河等进行疏通,重新修建了黄河、大运河的堤岸,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也在这一段时间内相继完工,这对灌溉农田,防止涝灾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但如此,雍正还免去了受灾区12年的赋税和部分地区的漕粮。

雍正十三年

电视剧中的雍正

康熙在位时出现的太平盛世,令各地官员滋长了懒惰的情绪,在处理朝政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由此以来,各地的官员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吏治松弛,严重威胁着“盛世”的存亡,于是他在即位之初便力惩腐败,整顿官场。雍正在位时革职抄家了大批腐败官员,当一大批贪官被绳之以法后,官场面貌大大改善,社会风气逐渐好转,国库收入逐年增加。

雍正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实际情况,实行密哲治度,“密”就是机密,只有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奏折,其官员数量上比康熙时期多出十多倍。奏折内容广泛,无所不包,天气状况、官场隐私、百姓家事、社会局势等等。此外,皇帝可以通过奏折直接与官员对话,方便皇帝更加准确的了解实际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政策。因奏折有着特殊的运转处理程序,官员之间不能互相得知。从而避开不必要的人为干预,有利于各个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这样一来,什么事情都瞒不了雍正,加强了皇帝掌控国家的权力。

雍正十三年

雍正批阅的奏折“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为了更好的让大臣辅佐皇帝处理日常事务,雍正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位于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军机大臣没有固定名额,有时多,有时少,依具体情况而定。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就是每日觐见皇帝,商议处理军政事务,起草公文,对各部门做出指示。

雍正十三年

“世外高人”雍正

雍正在位时,实施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行成自己的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土司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改土归流就是在这些地方革除土司制度,重新设立府、州、县,由朝庭委派一定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任职管理。这样,土司的特权没有了,各种赋税减少了,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至此,西南的民族问题得到了解决。加上前朝几位皇帝以经解决了东北、蒙古、台湾等地。也就是说,除了新疆和西藏的问题有待解决,大清的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雍正十三年

雍正的著作《悦心集》,一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雍正在税收方面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康熙在位时,曾经下令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在此之前的人仍然需要缴纳丁银,雍正实行了丁银摊入地亩的政策,取消了人头税,穷苦没有土地的百姓的负担减轻了许多。这让一来,人口快速增长,道光年间,中国人口突破四亿,这是以往任何朝代没有的。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也残存着奴隶制度。所有不属于“士、农、工、商”的人都称为贱民,贱民世代相传,他们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的权力,不受法律保护,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主要有广东疍户、浙江惰民、北京乐户、陕西乐籍等,他们有的世代为奴,甚至卖淫。生活凄惨,受尽他人的污辱和虐待。雍正下令,对他们一律除籍,将其定为平民,编入正户。从此中国大地上在也不存在奴隶,雍正这一举措比美国早二百多年,美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有奴隶。

雍正十三年

反腐作家二月河的大作《雍正皇帝》,展现了雍正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雍正号圆明居士,在佛学方面有很高成就,犹其是禅宗,被佛教徒称为禅宗大师,民国高僧印光大师认为雍正是法身大师,乘愿在来。

雍正十三年

雍正亲自编选的佛教书籍《御选语录》

雍正在位十三年,非常勤政,几乎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像雍正这样勤勤恳恳处理朝政的皇帝,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雍正曾经自诩“以勤先天下”,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出外巡幸、游猎,整天在宫中处理政事。他平均每天都要批阅奏折,许多奏折的批语都打一千多字,他在位十三年批阅的奏折连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圈多。

雍正十三年

雍正的长眠之处——清泰陵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操劳十三的雍正皇帝突然在圆明园驾崩,终年五十八岁。他把他一生的爱留给了他的大清,让后世无尽的怀念!

雍正十三年

雍正皇帝的书法:“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很好的诠释了他的光辉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雍正   军机处   雍正皇帝   贱民   奏折   赋税   军机   土司   官场   大臣   康熙   官员   皇帝   民族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