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一大内侍卫奉命出使俄罗斯,误入一神秘地带,他看到了什么


康熙时一大内侍卫奉命出使俄罗斯,误入一神秘地带,他看到了什么

话说康熙时一个叫哈达的大内侍卫,因精通俄语,奉命出使俄罗斯。他带领大队人马在出使的徒中,不巧遇到沙尘暴,飞沙走石,哈达躲到一树洞内,怎料大树被连根拔起,哈达也不知是被什么东西砸中,顿时觉得天旋地转,随即昏迷不醒。不知过了多久,哈达从昏迷中醒来,满眼都是枯枝碎石,随行的队伍也不见了踪影。


康熙时一大内侍卫奉命出使俄罗斯,误入一神秘地带,他看到了什么

哈达强忍着疼痛站了起来,他慢无方向的向前走,所到之处遍地荆棘,荒无人烟,就这样走了三天三夜,若不是习武练就一身好身板,早就死在路上了。就在哈达绝望的时候,有人映入他眼帘。他被带到一个部落,部落的人对他悉心照料,这才转危为安,留下一条性命。


康熙时一大内侍卫奉命出使俄罗斯,误入一神秘地带,他看到了什么

哈达发现,这个部落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都皮肤焦黑如墨,披头散发,身披兽皮,好似野人。跟他们用满语和汉语交流,他们都听不懂。这下哈达可犯了难,语言不通就无法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也无法知道怎么离开这里。虽然这群状似野人的陌生人对自己非常友善,没有加害的意思,但自己也不能留在这里一辈子吧。

有一天哈达突然想到尝试用俄语和他们交流,发现这里的一个人能听懂俄语,不但能听懂,还会说,哈达大喜过望。这人自称被俄罗斯人俘虏做过苦力,在给俄罗斯人当苦力其间,学会了他们的语言,虽不是十分精通,但起码能够交流。

哈达问他这里是哪里,那人告诉哈达,这里是“穷北海”。哈达还从他口中得知,在离这里往北三十多里的地方,有两山环抱,中间有一巨大的石门,石门上有字,但谁也不认识。由于那里异常寒冷,故而石门上布满冰霜。一年之中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无霜期,若想过去,就得抓住这个时机,稍有耽误,就还得再等一年。

哈达问:“还有多久冰霜才能融化呢?”那人告诉哈达还有四五个月就到了。那人跟哈达说:“客人尽可以留在部落,虽没有丰盛的食物款待,但起码能保证足够果腹。”哈达见他们这么善良,就决定留下来,等冰霜融化的时候,看看石门之后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若是土地肥沃,定可以纳入大清版图。

即然部落的人这么实在,哈达就将自己的身份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听闻是大清上邦人物,部落的人无不欢呼雀跃,对哈达尤如天神般的爱戴。

哈达发现,部落的人用类似小麦的谷物磨成粉,掺入牛羊肉和成饼状。不用任何器皿,就用手托着在火上烤,烤个半生不熟,就大口咀嚼。尽管食物粗糙,但吃起来也十分可口,在这里气候寒冷,唯有多吃牛羊肉,才能增强体魄。

哈达又得知,这里的人没有夫妻观念,男女自相交配,一不如意就另寻新欢,生下的孩子也大多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里的人虽有语言,但没有文字,全凭刀割牛皮计数。狩猎之时,群体出动,奔驰如电,力大如牛,呼啸震天,野兽惧怕,任其屠戮。哈达和他们一起捕猎,方知自己的体格远不及这些“野蛮人”。

哈达看到他们体格极好,又对俄罗斯人非常仇恨。大可将其纳入大清疆域,为大清建功立业。因此哈达和那个会俄语的人商量,希望他们为大清朝廷效力。

然而哈达的提议被谢绝,那人说以前被俄罗斯人追杀,不得以才逃到更加寒冷的地方。这里的人过惯了简单的生活,还请客人收回好意。哈达尊重部落的人的选择,闭口不提此事。

转眼间四个多月过去,哈达问可否带他去看看石门。部落的头领派出五十位身体强壮的保护哈达的安全,并把自己身上的“火裘”脱下来给哈达御寒。部落的人都用羊油涂面,用兽皮遮脸,一切防寒保暖的穿好,带足清水和肉脯,才起身前行。

三十里路虽不远,但走的异常艰辛,用了十个昼夜的时间,才走到两山环抱之处,发现中间确实有一巨大石门,宽百丈,高百丈。由于冰霜融化成溪水,只有涉水前行,才能接近石门。

哈达一马当先,趟着刺骨的冰水,来到了石门前。只见这石门上有许多蚌类,很像河蚌,但比河蚌大百倍不只,这些蚌类好像镶嵌在石门上一样,耀眼的阳光映射在蚌壳上,十分刺眼,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等到云彩遮住了太阳,才能睁眼看看。只见每一蚌类藏一夜叉,蓝面赤发,甚是恐怖。石门上有两大三小五个字。很像梵文,哈达不认识,就用刀按照字的样子,刻在一块牛皮上。这门内深黑无光,听水声如雷,只见这些夜叉欲用爪子抓他们,但后背和蚌壳相连,不能挣脱,一行人见状迅速上岸。

哈达心生畏惧,只得离开,他们回到部落后,哈达请求部落头领派人护送他回到大清,部落头领应允,派人护送他离开。一行人走了很久,终于把哈达送到安全地带。那些人回去后,剩下的路就由哈达自己来完成,哈达几尽艰险,幸亏遇到一些蒙古族牧民,最终回到了大清京师。

回到京师后,哈达向康熙皇帝汇报了这一路的艰辛故事,并把刻有文字的牛皮呈给康熙,康熙看到这五个字,也不认识。于是康熙召集京师的文人,研究这五个字究竟写的什么,是什么文字。还真有人认识,这五个字是——“幽门姒禹题”,是蝌蚪文。康熙问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那文人认为《尚书》中记载的“宅幽都”,想必就在此处。后来哈达在闲暇之余,把他在“穷北海”的故事写成本书叫《哈达穷北海记》,后来此书失传,清朝末年有人在日本看到,也仅是残本。


康熙时一大内侍卫奉命出使俄罗斯,误入一神秘地带,他看到了什么

现代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古史记载的北海是贝加尔湖,但是从这哈达的故事,我看北海应该是北冰洋。因为如果贝加尔湖是北海的话,那是按照在中国的北面理解,而哈达去的地方叫“穷北海”,是自称,穷是“穷尽”、“最”的意思,自称“穷北海”显然是在最北方,挨着北海,贝加尔湖显然不是最北方。由此可见,古史中记载的“北海”就是北冰洋。4000多年前的大禹去了那里题写“幽门姒禹题”,这也间接证明《山海经》的年代的人类是能够走遍全世界的。

康熙时一大内侍卫奉命出使俄罗斯,误入一神秘地带,他看到了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哈达究竟去了环绕北海的哪个地方呢,大禹去那里做什么呢?“幽门”或者“幽都”是什么意思呢?清朝的文人理解的正确吗?哪位大神能解开迷团,请在评论区表达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贝加尔湖   北冰洋   哈达   大禹   康熙   石门   俄语   北海   幽门   头领   冰霜   俄罗斯   京师   侍卫   俄罗斯人   神秘   地带   地方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