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按: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在那一个时代里熏陶和长大,或多或少都离不开毛泽东情结。

更不用说,作为一代伟人,他曾经深深的影响了你。

不谈别的,只谈毛泽东的诗词,他的所有诗词,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朗朗上口,没齿不忘。

喜欢他的诗词的波澜壮阔,气势豪迈,喜欢他的诗词的博大胸怀。

因之,也喜欢他的字不拘一格,龙飞凤舞,上天入地,肆意挥洒!

我愿意用毛泽东先生的一首词的节选,来赞颂毛泽东先生的书法: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_

......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

读毛泽东的书法,和读毛泽东的诗词,几乎是一个概念,大有殊途同归之感。

你读毛泽东书法的所有感觉,都可以在读他的诗词里面感受得到,你读他的书法,就像是在复读他的诗词。

你读他的书法,可以感受到莺歌燕舞的意境,也可以体会得到潺潺流水的孜孜不倦,更可以感受到他的奇峰突起,高路入云端。既有风雷动之观感,更有旌旗奋之兴奋激扬。可以感觉到毛泽东先生书法虽然是一挥而就,但其“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的书法气魄,却足可以使毛泽东的书法自成一体,自立于天地间。

因为收藏有毛泽东的墨宝,喜欢他的字,故钻研,故收藏。也因此,感受亦不同于他人。下面毛泽东先生墨宝,均为本人收藏。

只论书法:

一、自成一家

毛泽东书法不物成规,有着极其鲜明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毛泽东的草书艺术出于张旭、怀素,采千古遗韵,融百家精神。师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根植传统,博大精深,推陈出新,独领风骚。

二、字如其人

纵横捭阖,鱼龙变幻,仪态万方,最能表现书家性情。

尤其是中年之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

汪洋恣肆,跌宕起伏,结字神奇,俏俊飘逸,行笔如神,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可以说,毛泽东书法洋溢着毛泽东本人无与伦比的才气、豪气、灵气、霸气、神气,可谓字如其人。令人敬之仰之。

三、于无笔法中见笔法、于无章法之中见章法

作品刚柔兼施,正侧相依,干涩枯润。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法度严谨。

结字巧拙,想象丰富、字形生动、书中有诗,法中有话,于无声处胜有声,于无章法布局盖源于大章法之大布局,大气磅礴,壮观瑰丽。

四、风格多样、多姿多彩

毛泽东一生书体、书风、书貌多变,其书法最高成就在于草书,这也是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最卓越的贡献。

后期书法于豪放中兼婉约、刚健寓妩媚,雄强中显柔情、粗犷中见纤巧。

欣赏毛泽东书法,我们能感受到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更能感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

毛泽东是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巨匠

毛泽东是中国当代的诗词大家,书法巨匠,是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渗透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征服力,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无与伦比的审美特征,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巍峨耸立的丰碑,从而成为中国书法千古一绝的“毛体”,树立起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永久丰碑。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清平乐 六盘山》

《清平乐 六盘山》毛泽东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沁园春·长沙(节)

沁园春·长沙(节)

作者:毛泽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译文: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挥舞前行。评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的文章,把那些军阀官僚视同粪土。

写作背景:毛泽东写下这几句词是在1925年,彼时他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当他站在橘子洲头时,既感怀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志向,也回忆着“浪遏飞舟”的青年时代。

书法品鉴:

遗憾的是,这个手书,只是全文的一部分。

而且,从行文看,这首词填于1925年,但这个手书,当是毛泽东后来誊写。

这个书法誊写,当是毛泽东中年时期的作品。

虽然没有了上一幅书法的狂放不羁,鱼龙变化,但挥毫有度,变幻有穷劲,亦有别人草书所没有的古拙之美。

这也是毛泽东书法神奇的地方之一,历史上,历朝历代书法家,自成一体,自成规律,几无变化。

唯毛泽东,之所以神奇,几十年,字体不断变幻,没有定式,且式式精彩!尤其草书更是鱼龙变幻,天地精绝!

谓毛泽东草书千古一绝是也!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书法品鉴:此作《卜算子.咏梅》,为毛泽东正式书写之前的润笔之作。

尽管如此,仍为精益之书,书法与诗相结合,完美地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与诗人性情中人的某些狂放不羁,完美的体现了诗人“言志抒情”之本意。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沁园春 雪

沁园春·雪_

作者:毛泽东 书法: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书法品鉴:

非常遗憾,本人收藏只有上半阙。

此篇书法为毛泽东书法中的名篇。

该词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与上面相同,这个也是毛泽东挥毫时的润笔,但同样不减毛泽东的书法魅力。

此篇毛泽东的书法与词作等同,亦或异曲同工,也极尽纵横,展示了毛泽东书法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之意境。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写于1929年,

这个草书只是上半阙,

是毛泽东闲时的练笔之作。

书法品鉴:

大气磅礴,雄浑壮伟,挥毫无度,刚中见柔,浑然一体,天地之合。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首词毛泽东写于1963年,这里只是一部分。

书法品鉴:这亦是毛泽东练笔时所写,亦是警醒自己“只争朝夕”。

还是纵横捭阖,鱼龙变化,不拘一格,只是有了开篇不见的刚中见柔。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书法: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书法品鉴:

此书法与前两个书法不同,可以看出,毛泽东是在大局已定,胸有成竹,气定神闲时的作品,文如其人,书法亦如此。

此篇没有纵横狂放之感,却不乏旷达豪迈,底蕴巧拙。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鹊桥仙·纤云弄巧

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 秦观 宋 书法:毛泽东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书法品鉴:

这一篇作品是毛泽东闲时的练笔之作,此篇略改毛泽东以前刚劲有力,确是巧拙有余,间生柔韧婉约。

文如其人,书亦如人,诗亦如人,不知道毛泽东缘何抄写这一首词。

但是,毛泽东在书写此作品时,心境与诗里所表达的一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也必然相呼应,沉浸在此情此景,毛泽东笔下也必然带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境。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夜泊牛渚怀古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唐: 李白 书法:毛泽东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此篇有必要带译文及注释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

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

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书法品鉴:

不了解毛泽东抄写李白这一首诗的背景和时间。

我们常说,诗以言志。

书法同样亦言志。

不敢妄测,但从毛泽东书写的这一首诗和毛泽东的书法,大不敬推断出毛泽东此时心绪的烦乱。

毛泽东已经多年没有书写这么严格意义上的草书了。

此草狂放,甚至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这个草书,反应了当时毛泽东的心境。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作者:毛泽东 书法: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书法品鉴:

此篇毛泽东挥毫于1961年,此篇大气洒脱,行云流水,仍有纵横捭阖,旷达豪迈的气魄。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毛泽东墨宝: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书法: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书法品鉴:

难过的是,为只收藏到了上半部。

这首诗毛泽东写于1935年。

但是,书法可查到是写于1962年。

毛泽东此时的书法与此之前又有了新的变化。

他的书法风格驱向外柔内刚、少了以前的纵横之感。

多了柔美,少了内拙。多了一种对字体的把握游刃有余,烂熟于心的感觉。但从对书法的欣赏角度,豪放之中兼婉约,刚寓妩媚,雄强显柔,粗旷见巧再无早期书法作品那种没有章法没有规律的感觉(其实章法),从而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朱奎收藏:毛泽东墨迹

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草书乃千古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草书   旷达   鱼龙变化   千古   大气磅礴   纵横捭阖   墨宝   章法   重阳   豪迈   中国   此文   书法   诗词   毛泽东主席   收藏   作者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