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朱奎收藏:丰子恺画鲁迅肖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

1976年,文革结束,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调到《黑龙江文艺》(北方文学前身)杂志社做编辑,办手续和离开兵团,这个过程如何艰难,两个九死一生,这里不谈,下次再叙。

只谈调到《北方文学》的一天,当时还归黑龙江省文化厅管,我们有一个资料室,里面有一个眼镜先生,后来知道,他就是文革前《文艺报》的编辑室主任唐因先生。

百度是这么介绍唐因先生:

出生年月:1925-1997

原名何庄,文学评论家。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文史系,后又毕业于华北联大研究生班。历任昆明文学刊物《诗与散文》、《高原文艺》编辑,誓雄中学国文教员,《文艺报》编辑、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生活与创作》、《谈民歌的写作》等。

言归正传:

一天去资料室查阅资料,因为文革后的文艺界系统极少年轻人,唐因先生问我:

“你是新从农场调上来的?”

“是的”。我回答。

唐因先生直入主题,没有任何铺垫,谆谆教诲说:

“年轻人,做一个好的编辑或者作家,一定要通读鲁迅。”

听了先生的话,我笑了。

估计先生有点茫然,甚至可能认为我没有礼貌。

因为我感觉到了先生表情的变换。

我回答说:

“唐老师,鲁迅全集20卷简装本,每一本叫什么名字,随便哪一篇文章,您点出来,我试试给您背下来。”

至今还清清楚楚记得,唐因先生因为错愕惊讶甚至对我的回答有些尴尬的表情。

唐因先生一副错愕的表情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才说:

“年轻人,我明白了,为什么农场那么多知青,把你从农场调上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能忘记,谢谢唐因先生的教诲。

这几个文字,也算我对已经驾鹤西去唐先生的追忆。

不得不说,在我的文字生涯中,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农场的这些年来,我76年调到《黑龙江文艺》,满打满算,在农场待了七年,当时,因为几乎没有什么书看,但手上有一套20卷本的《鲁迅全集》和一套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还有一本《中国古代散文选》,一本《史记选》,在农场这些年,就这些书,因为没有别的书,我反反复复不知道把这些书看了多少遍,几乎所有都能够背下来。

我们有一句俗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有人说,把一本书读一百遍的人,没有不成大器的。

后面这句话未必正确,但说明一个问题。

这些都是经典之作,你反反复复,就不单单是其义自见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读死书和把书读活的问题,这些个经典,你读透了,读活了,会是什么概念?

我不用说。

我今天在文学或者文字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就是最好的明证。

我几乎和先生一样,在写作中,可以驾驿各种文体进行创作。

我写小说,记叙文,杂文,散文,比先生还多了一种文体,写老少咸宜堪称经典的童话。

说多了会有人以为我在自吹自擂,只好避嫌。

我知道鲁迅先生,是上小学五年级的一天,因为自小喜欢读书,我是中队的宣传委员,经常在班上念自己写的范文,班主任陈嘉斌老师,喜欢开玩笑,她时不时戏称我为大文豪,然后谈起了鲁迅先生。

我崇拜老师,她们说的话都对。

下了课,去书店里找鲁迅先生的书。

看上了鲁迅先生的《呐喊》一书,口袋里没有钱,那个时候,买书是要攒钱的,半个月后,一口气读完了《呐喊》,从那个时候起,知道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喜欢,只感觉和我当时读的书不太一样,但,开始有意识找鲁迅先生的书来阅读。

十六岁下乡以前,包括文革,鲁迅先生的书不是禁书,忘记了什么情况,往家里弄了一套10卷本的《鲁迅全集》,十八岁那一年从农场回家探亲,因为农场没有书看,想把这套《鲁迅全集》带到农场,回来后,因为我两年不在,书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以后,忘记了那一年,把一套《鲁迅全集》带到了农场。开始认认真真通读鲁迅。

感恩鲁迅先生,应该可以这么说,先生的书,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鲁迅先生,一个是深深的敬意,一个是把先生当作恩师看待。

因为,《鲁迅全集》教了我太多太多。儒商邱季端言“朱奎有鲁迅之风,笔锋如刀”当然,这是指我所写针砭某些时弊的文章而言。

所以,看到先生的东西,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这也是我收藏鲁迅先生信札和墨迹的初衷。

感恩先生,崇敬先生,追思先生!

请欣赏我收藏的鲁迅先生的信札墨宝。

感恩唐因先生!

也感恩农场时的光阴!

感恩有您!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我与鲁迅先生(附鲁迅先生信札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信札   中国作家协会   文艺报   鲁迅   资料室   黑龙江   文革   农场   散文   文艺   全集   年轻人   表情   编辑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