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值得收藏的三本社科健康新书

1、《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推荐值得收藏的三本社科健康新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作者简介

兰小欢,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战略与研究总监。主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在多个国际一流期刊发表文章,著有经济学科普读物《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编译《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



2、《古代人的日常生活2》


推荐值得收藏的三本社科健康新书


内容简介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再次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古代的房价高吗?古人如何学外语?


◆6大类主题,60个话题,90张精美插图,带你看清真实的古人。


◆全新精装典藏版!新增“古代的后宫真的很乱吗?”“古代的医生好当吗?”等多个话题。


◆抖音大号“讲历史的王老师”全新作品,500万次点赞,1.7亿次播放。从衣食住行到婚恋职场,覆盖古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翻阅187篇参考文献,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翻开本书,再次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古代的“打工人”主要指官员和衙役。他们每天卯时上班,酉时下班,工作天数随朝代的不同而不同,最惨的时候一个月只放一天假。平均算下来,古人差不多每周要上六天班,每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因此,古代虽然没有“996”工作制,却有如出一辙的“666”工作制!


古代的房价高吗?


汉朝的房价简直是“白菜价”。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够在小城市买一套房了。唐朝的房价就不那么友善了。官至吏部侍郎的韩愈,居然用了30年才攒够买房子的钱。宋朝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苏辙晚年在汴梁买房子所花的钱,需要一个普通人至少120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古人如何学外语?


由于没有音标,人们编了不少汉语顺口溜来标注外语句子的发音。例如:


清晨见面“谷猫迎”(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叙别情


一元洋钿“温得拉”(one dollar)


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


作者翻阅了187篇参考文献,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他充分发挥了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作者简介


“讲历史的王老师”,本名王磊,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著有《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该书在2019年上市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稳居各大畅销榜前列。


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学生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兴趣,但平时的历史教学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于是就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传播这类知识。


从2018年5月起,他在抖音App开设“讲历史的王老师”栏目,专门介绍有关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历史知识,涉及衣食住行、恋爱婚姻、风俗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脑洞大开的问题,干货十足的知识点,再加上王老师作为东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讲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听完。



3、《脑子不会好好睡》


推荐值得收藏的三本社科健康新书


内容简介


★ 睡眠意义重大,埋藏问题万千


睡眠组成我们每个人至少1/3的人生,而我们对它却少有认识。人和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会做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生阶段,睡眠模式有怎样的不同?睡眠中脑子内部上演着怎样的生化神经大戏?睡眠和抗氧化、防癌、抵抗心血管疾病和痴呆有怎样的关系?睡眠不足又会有怎样的急性及慢性危害?难受的“鬼压床”有没有破法?看似睡眠问题,背后竟然有神经损害、癫痫、抑郁等诸多原因?……种种重要问题,本书都会提供答案。


★ 比虚构更精彩的真实案例


确实需要上课疯狂睡觉的中学生,可以得到医院的证明和假条?走在十字路口也会有人突然睡倒,这不是好危险?老奶奶梦游了几十年,过程中的高光项目竟是驾驶摩托风驰电掣?男子来咨询说梦话的困扰,却牵出了女友的精神问题……这些事件听来匪夷所思,却都是真实病例;其精彩乃至惊险固然令我们眼界大开,而其中真实的困境、道理、抗争、关怀,对我们每个会睡觉也还会醒来的人,都有巨大启发意义。


★ 不容错过的领军医生+故事大王


作者是神经/睡眠科的主任医生,二十几年一直受训、供职于相关领域执牛耳的医学机构(帝国理工医学院、英国国立神经内外科医院、惠康桑格研究所、盖伊医院睡眠中心……),乃至担当领军人物,拥有傲人的学术成果和丰富的病例积累,同时又具备通过BBC等媒体向公众科普、讲故事的多年经验和特色鲜明的英式幽默感。在本书中,作者同时发挥了专业和叙事两方面的长处,将奇妙故事和神经机理巧妙结合,读来令人大开眼界、手不释卷。


别小看睡眠问题。长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长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


作为从业多年的睡眠科临床主任医师,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众多亲自诊治的病例 :睡梦中,人不但可能吃光冰箱,还可能睁眼开车甚至殴打伴侣;清醒时,也可能因为大笑而睡倒在地……而这些症状背后的机理,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打开本书,你将同时收获阅读悬疑故事的快乐和指导睡眠健康的科学信息。


作者简介


盖伊・勒施齐纳(Guy Leschziner)


神经科主任医师,专长于睡眠问题,主持隶属于伦敦盖伊与圣托马斯医院的欧洲zui大睡眠中心,并服务于国王学院医院、伦敦桥医院、克伦威尔医院等多家伦敦医疗机构。擅长失眠、梦游、发作性睡病等多种疑难睡眠障碍的诊治,并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如《金融时报》、BBC 等)向公众介绍相关知识及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人   伦敦   古代人   工作制   病例   古人   新书   睡眠   房价   神经   古代   真实   医院   收藏   作者   健康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