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在判断一个星球文明发达程度的时候,科学家常常引进“卡尔达舍夫等级”的概念,给他们分级。一级文明能够利用寄生母星及周围卫星能源的总和,二级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比如建造“戴森球”;三级文明则可以将星系能源为己所用。目前来看,我们人类连0.5级都没达到。不过,近些年我国提出的一个概念,却有点“初级戴森球宝宝”的味道,可能会让人类利用能源的文明程度加速进化。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我们要建戴森球了?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没有,现在还只是一个初生代宝宝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计划,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计划在2035年前,在3.6万公里高的太空建造一个巨型太阳能电站,将电能传回地球。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这是真的

这个计划让人心潮澎湃,但是也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比如它的结构会非常庞大,甚至最小也会超过国际空间站10倍以上的体积。如此大的结构,不可能用火箭一次发射上去,而是要分多次发射,在太空进行组装。它的部件非常多,特别是庞大的天线阵面,如果仅依靠航天员舱外行走进行组装的话,工作量会非常大。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这种结构组装起来非常麻烦

因此在这之前,先要发展精细化的在轨自动组装技术,但是目前人类只能进行大舱段的自动对接,而在精细化操作领域,最先进的是正在研制中的加拿大臂3,它计划安装在美国的月球门户空间站上,高度智能化,在无人值守的时候可以对空间站进行维护维修。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月球门户空间站上的加拿大臂3还在研制当中

但加拿大臂3能做到的也仅仅只是自动化维护维修而已,对于大量的精细化组装工作,依然力不从心。不过,在今年上半年,媒体在报道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研的新一代空间望远镜时,出现了非常新颖的“太空蜘蛛”概念,它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爬行,将不同的阵面组合到一起,如果此项技术成熟,“太空发电站”的在轨精细组装问题将迎刃而解。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圆圈里的太空蜘蛛挺不错的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如果能研制成功,将会改变航天器的面貌

而除了在轨精细组装之外,要建设规模庞大的太空电站,还必须考虑超大型航天器的“轨道-姿态-结构”的耦合动力学和控制问题。超大型航天结构组装过程中,结构的超大尺度效应和构型变化效应,会与空间环境效应作用相耦合,将带来极其复杂的耦合动力学现象,特别是组装过程中如果出现接触碰撞、变形振动,远比现在的空间站要复杂得多。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太空电站太大里,所以会比空间站遇到更多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优化结构的可控性设计,以有效抑制组装过程中组合体轨道与姿态漂移、控制结构变形与振动。另一方面是尽量减少发射次数,而这与大型航天器多次发射在轨组装又是矛盾的。目前的解决之道是采用新材料,让航天器尽可能地轻量化,但新材料的应用又是一个庞大的课题。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关键就在开发轻量化材料

第三,太空电站将收集来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之后,如何传输出去?这是重中之重,目前可行的办法,是采用微波的形式,将其传送至地面站。即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微波形式,利用发射天线向目标位置定向发送微波,再经接收装置接收并整流来实现电能的传输。目前武大动力与机械学院团队经数年攻关,研发出110千伏及220千伏高压线路监测终端无线供电装置,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检测,而湖北更是出现了国内首家以发展无线输电技术为理念的高新技术企业。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我国已经专门从事无线输电技术的企业了

日本也有这方面的规划,而且实验成果还十分丰硕,比如东京大学研发了一套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为正在盘旋飞行的微型无人机充电;而日本三菱重工已成功进行了微波输电试验,日本政府曾计划在2020年发射一颗SSPS卫星。他们的“小目标”是在东京湾海港建一个3公里长的人工岛,岛上布置50亿个天线接收微波能量,将其转换为电能,此外人工岛上还将建造一个单独的变电所,通过海底电缆将电能输送到东京,能为东京3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日本人在这方面走在前面

不过,使用微波形式将电能传输回地球,并不是最优方案,会受到很多客观环境的影响。并且在真正的“戴森球”建立起来之前,地球上其实并不缺这点电。“太空电站”最重要的应用方向是在太空就地消化,为空间站、月球基地、火星采矿工厂供电,它们才是最主要的客户。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关键不是将电能传回地球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地球上其实并不差这点电,空间应用才是关键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觉得玄幻,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很远,但实际上,2021年7月,我国已在重庆市璧山区开建了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试验基地,总投资约26亿元。要知道,我国的项目可不是随随便便乱来的,既然已经在建试验基地了,那么“太空发电站”还会远吗?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我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试验基地效果图

初级戴森球?我国要建太空发电站,千米级尺寸吸收太阳能传回地球

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太阳能   太空   我国   航天器   发电站   东京   加拿大   空间站   千米   电能   月球   电站   微波   庞大   尺寸   地球   结构   计划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