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自古以来,鬼文化在国人中似乎一直很有市场,人们往往对充满神通、至善至美的神望洋兴叹,却对口耳相传的鬼魂半信半疑、甚至深信不疑。许多流传已久的鬼故事代代相传,各种鬼怪志趣散见于诸多文化典籍,甚至还有人围绕历史悠久的鬼文化写成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小说。而在众多五彩缤纷的传统节日中,鬼节也是别具一格,饶有趣味。广义上讲,鬼节包括四大传统节日: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都是缅怀亡灵的节日。鬼节祭祀的传统其实根植于我国的农耕文化。汉代时,中元节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原是小秋,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按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因此,鬼节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固有的祭祀传统和迷信鬼神的观念应该有所联系。

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

中元节其实就是道教的节日,也是民俗节日,俗称鬼节。道教一直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随着道教的发展他们的职责也十分清楚,天官为上元赐福(正月十五),地官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则下元解厄(十月十五)。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道教人士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其中地官大帝所管为地府,经书讲从农历七月初一起,地府打开鬼门,赦放出鬼魂到人间来接受阳间亲人奉祭,七月三十返回,也是地官大帝校籍众生罪过之时。在道教经籍和传说里,这一天,地官要拿出众生的薄籍,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画赦罪免刑。

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

七月十五,道教中元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道教   中元节   中元   小秋   地府   先祖   道场   传统节日   鬼魂   祭祀   祖先   众生   地狱   节日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