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年前的夏朝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古物,精致令人惊艳

二里头文化,是以中中原地区为核心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翟镇二里头村的二里头的遗址最为丰富、典型,故得其名而得名。

文献中对夏朝的记载虽然丰富,但因年代久远,在考古学方面一直没有多少突破,又因始终未能找到同时代的文字记载而被学界质疑。1959年夏,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领小组在河南省中西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开展“夏墟”的调查,同年在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花玉村发现了一处遗址,这便是1960年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的首处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地域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北直山西省临汾—晋城一线,东南至安徽省阜阳一带,南抵湖北省北缘随枣走廊,西达陕西省丹水、渭南乃至西安地区。随后,又在豫中西、晋南地区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村、巩义稍柴村、登封告成镇等多处相似二里头文化的遗址。

依碳-14放射性定年法,二里头文化时期约在公元前2395年至前1625年间,分为四期,时间跨度约为前21世纪~前17世纪。其中一期至二期(前2080年~前1590年)属新石器时代,而三期至四期(前1590年~前1300年),属青铜时代或早商(约成汤时期)时期,其中第三期内涵尤其丰富

虽然二里头古物在国内不少,但是最精华的古物却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才看得到。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些精美的古物:

二里头文化 玉圭

4000多年前的夏朝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古物,精致令人惊艳

图:国立故宮博物院(台湾)

4000多年前的夏朝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古物,精致令人惊艳

图:国立故宮博物院(台湾)

对称长梯形玉一面近蒸栗色,一面偏黄呈牙黄色两面玉表色略异,一面近蒸栗色,一面偏黄呈牙黄色,玉质温润泛光泽。对称长梯形,宽端直刃不利,窄端钻二孔,一孔大一孔小,大孔两面对钻,小孔单面钻,无花纹。一面刻御题诗和玺印文。带穗、玉勒、玉管等装饰。长方形木盒。

耳饰玦

4000多年前的夏朝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古物,精致令人惊艳

图:国立故宮博物院(台湾)

• 玉圆片状,厚薄较匀,缺口较窄,明显地留下由两面对切的不平整痕迹。上端琢一两面对钻而成的小穿,穿缘有长期穿系绳索悬挂的磨痕。黄绿色闪玉,局部赭沁。黄绿色闪玉,局部赭沁。圆片状,厚薄较匀,缺口较窄,明显地留下由两面对切的不平整痕迹。上端琢一两面对钻而成的小穿,穿缘有长期穿系绳索悬挂的磨痕。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是位于相当现今中国甘肃为中心的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名称来自于其主要遗址齐家坪遗址,1923年由考古学家安特生所发现。

齐家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

齐家文化 玉璧

4000多年前的夏朝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古物,精致令人惊艳

图:国立故宮博物院(台湾)

4000多年前的夏朝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古物,精致令人惊艳

图:国立故宮博物院(台湾)

圆璧形玉糖包白,表面盘红糖包白青玉料,表面受沁后盘红。圆璧形,厚薄不一;一面微起伏尚称平整,另一面两侧带严重崩伤。中心一孔,单面钻,孔径较小。平整面左右两边刻有高宗题诗、玺印文,背面仅于上下刻玺文各一,带方形檀木座。

新石器时代晚末期 龙山-齐家系 玉琮

4000多年前的夏朝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古物,精致令人惊艳

图:国立故宮博物院(台湾)

玉青黄色外方内圆的矮筒状,上下对穿大孔,浅射口,器腰面浅浮雕粗绳纹三道,琮体四角方正,每折角还雕饰如箱子上护角形状,护角上以云纹构成动物面,造型特殊。新石器时代晚末期,青黄玉质的龙山-齐家系(西元前20-16世纪)光素玉琮,在明晚期16世纪至17世纪前半在器表改雕仿古纹饰。全器经密密的小钻钉并染褐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古物   龙山   系绳   山西省   玉质   夏朝   青铜时代   文化   河南省   新石器时代   厚薄   博物院   台湾   公元前   遗址   惊艳   精致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