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选妃有多严格?

为保证子嗣兴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古代男性娶完妻都会多纳几个妾,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当然不例外,早在周代就形成了制度,“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在明代,皇后以下则有皇贵妃、贵妃、九嫔、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选侍、淑女等。其中淑女为最末等,初选入宫即为淑女。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

明朝的选妃有多严格?

明朝以前,外戚干政的情况时有发生,朱元璋吸取经验,从选妃源头着手,限制权贵人家女子参选,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并以此管理后妃,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妃、后多采之民间"。明朝选妃因此偏重于清贫人家女子,希望她们能帮助皇帝节俭勤政。后族爵位虽高,却基本没有实权。朱元璋还在宫内挂了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警戒妃嫔不能乱政的话。而明代历代的皇帝也一向对此严加防范。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

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十分规范,逐级加以筛选淘汰。第一步是“海选”。每当皇帝到了大婚年龄时,皇宫都会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年龄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女,从中选出5000名由皇家支付路费,由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京城进行第二轮选拔。

明朝的选妃有多严格?

第二轮选拔,宦官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把那些过于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这一轮大概会淘汰五分之一。第二天将进行第三轮选拔,宦官们采用前一天的列队方式,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以及音色、仪态,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便被淘汰。这一轮又会淘汰剩余人数的一半。剩余的大约2000人会进行第四轮的精选。这一轮,太监们不仅会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还会考察少女的步姿与风韵。这一步又会淘汰1000名少女。最终留下的1000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选拔。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画上了句号。

过了这四关的女子大概只有1000名,都成为了宫女,入宫后,宫中宫娥们将那些宫女分别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身上不能有一丝疤痕,肌肤必须细腻光泽,这样,从这1000人中再选出300人为宫女头目。

第五关是由皇帝派遣的宦官详细观察这300名留宫的美女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性格是否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250人,剩下的50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倒数第二轮是“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作为主考官从50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最后由皇帝钦定一名皇后。

明朝的选妃有多严格?

皇后的挑选是极其严格的,在这种层层把关的挑选下,一般最终所选皇后的内在素质与外在仪容都能得以保证。只是封建社会的这般挑选,无疑仅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手段,仅是为了满足帝王们需要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明朝   都会   后妃   明史   宦官   宫女   宫中   元年   明代   天子   皇后   淑女   皇帝   女子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