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乾隆生下三个孩子却被消失,那拉皇后被废之谜

继后被废是清朝的一大疑案。乾隆极其保密,销毁了很多资料,包括继后的画像。毕竟是夫妻之事,一个当事人被封口,另一个打死也不说,带着秘密进了坟墓。其起因至今没有权威的说法。也正因此,后世演绎出了很多帝后反目的版本。

为乾隆生下三个孩子却被消失,那拉皇后被废之谜

《清高宗实录》分别记载了乾隆十三年与三十一年关于那拉氏起伏的诏书:「兹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母仪天下……册命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著将此宣谕中外知之。

第一份诏书发于富察皇后崩逝后不久,由皇太后出面,册封那拉氏为皇贵妃,于是紧接着再册封皇后就显而易见了;第二份诏书则发生在那拉氏崩逝后,诏书里对那拉氏的第一处指责就是对皇太后不能尽孝道,这意味着皇太后也放弃了那拉氏,于是接下来的一切指责都是顺理成章的了。

乾隆为什么如此讨厌那拉氏呢?正史中没有详细记载,野史倒是众说纷纭,我们不去管野史,因为任何偶然性行为(比如那拉氏剃发)背后,一定有必然性。关于那拉皇后被废,我们总结了几个原因:

江南猎艳说

据说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在清江浦得到一个昭容的女伶,带在身边,后来又特命用钿车锦幰送回扬州,还赐给她玉如意、粉盝、金瓶、绿玉簪、赤瑛、玉杯、珠串等。

还有一个女伶名叫雪如,乾隆南巡时又看上她,加入行幄,颇受眷顾。雪如特地在上衣肩头绣上一条小团龙,并且对人说,乾隆皇帝曾经用手抚摩过她的肩膀,因此特绣小龙,以志宠异。

那拉皇后一忍再忍,随乾隆到杭州后,又见他深夜换上便服登岸游玩。皇后哭着劝谏,乾隆不仅不听,反而说皇后精神不正常。

这些很有想象力,符合民间对乾隆的一贯认知和期待。

翻翻资料,乾隆中期,后宫现出勃勃生机,大量美女走上一线,绽放光华。

庆嫔陆氏,二十四年晋为庆妃;

款嫔巴林氏,二十四年晋封款妃…

并且,乾隆有过带宫外女子进宫的先例,最著名的就是乾隆二十三年宫的博尔锦吉特氏。

宠妻灭妾说

如果把乾隆后妃中有生育以及她们的第一次生育和最后一次生育列举出来,通过统计,将弘历的后妃分成两部分,然后得出一个很浅显的结论:一部分是弘历还在做宝亲王时,那时弘历还很年轻,身边的女子也大都年轻,彼此之间并没有特殊的不同;而但弘历做了皇帝并年岁渐长,他对原先身边的女子兴趣就不大了(某种意义上富察皇后的过早病逝是一件好事),而把目光转向更年轻的女子,其中淑嘉贵妃金佳氏生了四个皇子,足可见备受乾隆喜爱。

而那拉氏呢?

那拉氏做皇后时就已经三十多岁了,等到她病逝时,甚至都已经是四十八岁的人,在皇后的期间里,才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皇五女和皇十三子永璟,可见她想得到乾隆的喜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但如果只是这样,那拉氏还不会彻底按照诏书中说的那样:「性忽改常。」因为她是皇后,她还有儿子,就算乾隆不喜欢她,只要她能熬下去,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她的儿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她不必担心。除非有人能威胁到她儿子的皇位。

这个人叫魏佳氏,也就是《还珠格格》里面的令妃、《延禧攻略》里面的女主,后来嘉庆皇帝的母亲,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可以算作乾隆的第三任皇后。

为乾隆生下三个孩子却被消失,那拉皇后被废之谜

乾隆十三年时,弘历已经三十八岁了,这时他开始注意到比自己小十六岁的魏佳氏。因为被皇帝宠幸,魏佳氏成为清朝生育最多的后妃,足足生下了皇七女、皇十四子、皇九女、皇十五子(嘉庆皇帝)、皇十六子和皇十七子,可以看到乾隆最后的几个儿子都是魏佳氏所生,而皇十七子出生后,后宫中只有惇妃给乾隆生下了后来嫁给和珅儿子丰绅殷德的十公主了。由此可见,魏佳氏有多受乾隆宠幸。

但魏佳氏出身很低,她是出身汉军旗的包衣,选秀入宫,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对那拉氏是不会造成威胁的。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乾隆的几个皇子,你会发现,真正能做太子的,就那么几个。

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我们已经说过,由于在富察皇后丧礼上表达了「愚昧之见,必谓母后崩逝,兄弟之内,惟我居长。日后除我之外,谁克肩承重器?遂致妄生觊觎」,早早被乾隆踢出了局。

除此之外,到乾隆最后一个皇子出生时,他只有八个儿子还存活在世上,而皇四子永珹在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出继给了和硕履懿亲王胤裪为子,皇六子永瑢在乾隆二十四年出继给了质郡王允禧为孙,因此只剩下了六个皇子了。而皇八子和皇十一子的生母也早早过世,生母不在,竞争力也不大。

去世的皇子里,就有乾隆很看好的五阿哥永琪。

也就是说,具有储君机会的,就只剩下那拉皇后的皇十二子和魏佳氏的皇十五子、皇十七子了。

我们都知道,最后做皇帝的是皇十五子永琰。虽然琰只是一种美玉,象征美好的品德,和「琏」、「琮」相差太大,但他现如今会成为储君的可能性非常大,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拉氏越来越不得宠。

那拉氏的不得宠最后还波及到她的儿子皇十二子永璂,永璂死于乾隆四十一年,冷酷的乾隆竟然没有给这个儿子任何爵位,直到乾隆皇帝去世后两个月,已经做了四年皇帝的嘉庆才给他哥哥追封了一个贝勒。

如果仔细分析过清朝后妃的品秩,我们会发现,在后宫里一般有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和嫔六人,但由于皇贵妃的存在会过于威胁皇后的位置,往往在皇后健在时不设皇贵妃,只有在中宫之位空缺(如那拉皇后被册封皇贵妃时富察皇后已经崩逝)或妃子快要去世(如乾隆的慧贤皇贵妃被册封后四天病逝)时,才会有皇贵妃的出现。

清朝后宫虽然有皇贵妃一级,无外乎以下四种情况:

一、册立皇后之前的过渡期和考察期,如乌拉那拉皇后本人、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二、先帝嫔妃晋封为皇贵太妃,如康熙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本为贵妃,雍正即位尊为皇贵太妃)、雍正的纯悫皇贵妃(耿氏,本是裕妃,乾隆即位后晋封贵太妃,后晋封皇贵太妃);

三、冲喜,在贵妃病危时晋封她为皇贵妃,以期康复,当然也只是图个吉利而已,受封的皇贵妃通常在几日内病故,如雍正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乾隆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

四、身后追封,如康熙的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帝十三子怡贤亲王允祥生母,生前无册封,死后由康熙帝追封为敏妃,雍正追封为皇贵妃。

真正的皇后与皇贵妃并存的情况只有两次。

顺治朝,董鄂妃得宠,被册封为皇贵妃,这次册封的直接影响,就是严重威胁了到孝惠章皇后的地位,间接影响就是韦小宝的政治崛起、腐化生活以及江湖的一场血雨腥风。

同治朝,慧妃富察氏受慈禧太后青睐,虽然没能成为皇后,却越级晋封为皇贵妃,这次也是闹得皇贵妃和皇后不和,一地鸡毛。


为乾隆生下三个孩子却被消失,那拉皇后被废之谜

从统计上看,在后宫中有皇后的情况下,清朝皇帝通常不会册立皇贵妃,以免对皇后造成威胁,国体震动。

那么乾隆呢?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车驾发京师。……二月初十日,(那拉)皇后千秋令节,停止行礼筵宴。……闰二月十八日,遣送(那拉)皇后回京。……四月二十日,南巡结束。……五月初九日,晋令贵妃为皇贵妃。五月十日,收回(那拉)皇后所有册封。……六月十一日,晋令贵妃为令皇贵妃,行册封礼。……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那拉)皇后薨逝。

当我们把这几条史料放在一起比对时就可以看到,那拉氏地位的衰败和魏佳氏地位的隆升在时间上大体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推测,正因为那拉氏看到魏佳氏即将取代自己,她才在一年后,郁郁而终。

具体原因呢?按照李寅对史料的分析,他说:「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龙舟抵达杭州蕉石鸣琴,早膳照传,其膳单上,皇后的名字尚赫然在目,皇帝有膳品奖赏。可是,在传晚膳时,皇后的名字却用黄签给盖住了。事情就发生在早膳之后。根据后来发生的事情分析,这天应是皇帝、太后同皇后预商了关于晋封令贵妃为令皇贵妃的事情,皇后听后大受剌激,预感事情不妙,因而先是强烈反对,接下来是企图用过激的行为来刺激皇帝和太后,那就是剪发抗议。可惜,弄巧成拙,乾隆当即震怒,不仅没有收回成命,反而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将皇后强行护送回京,事情发展到两难的地步。皇后从此被打入冷宫了。

这样的分析是合理的,那拉皇后确实有过剪发行为,但应激行为一定有诱因,从史料中,我们只能推测诱因就是皇帝和太后想要册封魏佳氏为皇贵妃。

当然,在乾隆南巡期间,我们还是会看到久违了的孝贤皇后富察氏的身影:「三月丙戌,孝贤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乾隆会念念不忘孝贤皇后的忌辰,而在清明节时,除了祭祀清朝历代帝王(其中包括地位显赫的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外,还特地遣官祭祀孝贤皇后与端慧皇太子,足可见乾隆内心对孝贤皇后的念念不忘。


抑郁症说

那拉氏和乾隆彻底决裂,是长期以来多种综合因素的结果。

一个推测,那拉氏很大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
在乾隆这样一个皇帝身边,继后作为皇后压力很大。

青年时期的乾隆是小清新的,孝贤皇后崩逝后,乾隆的执政风格从宽宏大量转向了宽严相济。一个大独裁者横空出世。

他在惩贪、文字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严峻刻薄,简直是青出于绿而胜于蓝,比雍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他身边的人,会感觉到无形的压力无边无际。小舅子傅恒算是整个乾隆朝的第一宠臣了,却生怕乾隆认为自己结党,从不敢提拔属下,被偶尔敲打一下即“战栗不敢言”。

其他那些大臣、王公更是动辄申饬,随时可能性命不保。想想惊心动魄的剃头案。

所以,继后地位最高,所受的压力也最大。整个后宫中的种种大事小事她都要承担责任。

当然,有时可能被乾隆挑剔或斥责一下,其实事情很小,他说过以后也就忘了,并不在意。可是继后的性格让她往心里去,而她的身份又不能找任何人诉苦。

从三十年南巡开始,继后的病情已经开始不可控制,估计是郁郁寡欢、食欲减退之类。因为南巡时乾隆跟后妃的接触时间会比在宫里时要多一点,所以他隐隐有所察觉,也是希望她能多游山玩水散散心。

在杭州那一天,两人发生冲突,原因不可考,可能只是小事,结果成为导火索,继后的抑郁症状再也不可自控爆发出来,“尤乖正理,迹类疯迷”。

还要注意一个细节,在杭州,皇太后带皇后先后去了两次
云林寺,这可能对饱受抑郁折磨的皇后产生了强烈的吸引。

还有一点,那拉氏处此时四十五六岁,正处于更年期,情绪本就极不稳定,加重了病情。

其实,只要稍微清醒一点点,哪怕说想想自己年仅十三岁的儿子,那拉氏都不会这么决绝的。

为乾隆生下三个孩子却被消失,那拉皇后被废之谜

与乾隆对富察氏的念念不忘相比,他对那拉氏的绝情可谓是到了极点。

皇后那拉氏崩逝后,乾隆不允许她葬入地宫,甚至在有清一代,都没有记载。按照徐广源在《清东陵史话》里的描述,直到1981年,考古人员在清理清裕陵妃园寝地宫时,才在纯惠皇贵妃的地宫里,看到了那拉氏的棺椁,而且还只不过是纯惠皇贵妃的附葬。


为乾隆生下三个孩子却被消失,那拉皇后被废之谜

按理说皇后崩逝,皇帝应该立刻回宫,但那拉氏的离世没有给乾隆带来任何的触动,他只打发了那拉皇后的儿子永璂回宫主持葬礼,并且下令按皇贵妃的规格办就可以了,尽管如此,那拉皇后的丧礼级别比普通的皇贵妃还低。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直称呼她为那拉皇后,因为乾隆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要给她谥号。

我们这里不必比较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只要看看那拉皇后和富察皇后的儿子的待遇就能看到巨大的差异了。乾隆和富察的儿子永琏的陵寝,一共耗银十六万余两,那么那拉皇后的丧葬花了多少钱呢?

银二百零七两九分七厘。

这位继后死后,不附太庙,不受后代祭祀香火,可以说彻底把她从皇后的位置上除名,这还不算,这位皇后所生育的儿子十二阿哥永璂,在母亲死后不几年,也在惶恐中死去。如果不是母亲失宠,他恐怕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乾隆   生下   嘉庆   雍正   皇后   后妃   诏书   皇太后   生母   皇子   贵妃   清朝   皇帝   儿子   事情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