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从1992年深圳首创艺术品拍卖算起,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已走过了26个春秋,拍卖对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尤其是近十几年,其成果更为显著。大量流失在海外艺术品得以回归,原来不受人们重视的艺术品得到妥善保管和珍藏;拍品数量、种类和拍卖场次空前增长,拍卖会上人山人海,拍卖成为艺术品普及的大好舞台,直接导致了令人振奋、连年大幅攀升的成交额和大量的艺术品高价迭创,一股浩浩荡荡的全民收藏艺术品热正在形成。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尽管拍卖市场得到了空前的活跃,拍卖对艺术市场的功绩巨大,但其中酝酿的风险、其中的暗流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专业人士对此深有隐忧。曾是上海拍卖界的一位知名人士表示:再也不能做拍卖这一行了。哪怕将来我穷到要卖肾的地步,那起码也是物有所值,而现在,每具体操作一次拍卖的过程,无疑都在拍卖我自己的灵魂。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个别拍卖公司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某些拍卖机构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违法违规操作和不尊重市场规律办事上,种种不法手段和伎俩以及人情交易充斥其中,体现在自卖自买、虚假成交、虚报成交额、托儿横行、炮制赝品、人情交易和操纵市场上。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拍卖还处于初级阶段,个别拍卖场上爆出的种种不良现象,已经触及到了拍卖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不仅让进入市场的人战战兢兢,还让新手望而生畏,目前拍卖市场出现的繁荣,实际上是掺合着一定虚假成分的繁荣,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将会使本来就不成熟的拍卖市场陷入巨大的危机中。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突出表现在个别拍卖公司为达成交易,会迁就买卖双方的暗箱操作要求, 虚增成交价 。

一是与卖家联手虚增成交价。其操作方法是:卖家与拍卖公司联合确定卖家拍品的底价范围,如果在拍卖时,无人竞买或是没有达到事先确定底价范围,卖家会进行电话委托或自己或和朋友一起举牌“买下来”,这种虚假流通造成的成交价被计入拍卖公司的成交额中,而事实上这件拍品仍被卖家无条件或有条件拿回;如果有人竞买,卖家也会种种方式从中拉抬价格,以达到高额成交。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二是拍卖公司利用托儿举牌,制造人气。如果人气不够或某拍品难于达到预想的成交价,拍卖公司往往会利用托儿或自己人举牌,以达到哄抬价格、 “钓鱼”的作用,如无其它人竞买,成交后成交价也被算入成交总额中,而拍品退回卖家。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三是与买家联手虚增成交价。具体做法是,委托方、买受方、拍卖方按事先约定“真实”成交价和“真实”佣金,比如约定拍品的落槌价为300万元,再加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为330万元。此后,拍卖就进入了表演阶段,拍卖师会再虚叫到1050万元落槌,加上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变成1155万元。但是这个价钱是做给别人看的,不会按这个价钱进行结算。买家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以这种方式来成交,并不完全是为了配合拍卖公司粉饰成交量,其中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一方面,它为公司从银行套取资金提供了方便。公司只要找到一件外观和卖相上能担得起一个“度”价钱的藏品,然后将其买进或者订下,在与拍卖公司协商佣金和操作方案之后,再到拍场上将其价格炒高,如果需要从银行获取资金,便将这件藏品抵押给银行。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如果该拍品被某不法上市公司购买,假设它按1050万元的总价抵押给银行,如果银行按照惯例给八成的额度,可以贷得840万元,减去买入价和佣金之后,至少可以得到510万元,并且等于是将藏品卖给了银行。如果标的不是买下来的,而仅仅是用定金订下的,更无须支付全部货款,那总投资就更少,等于空手套白狼。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另一方面艺术品类资产无须进行坏账准备,亦不存在产品的技术更新、时间更新、流行更新、文化更新等等。艺术品类资产在进行公司资本重新评估之时,亦存在相当的弹性。艺术品这种特殊性,也被一些上市公司所变相利用,其基本程序是:上市公司通过低价收进一批某类的艺术品,然后于拍场上大幅度拉升的做法,从而改变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年度会计报表。这样,其所掌握的整批标的,在进行新的资产评估之时,会为其带来许多好处。进行配股圈钱、出货、资本运作或其他操作时,就变得十分方便了。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虚增背后的后果

对个别不规范的拍卖公司来说,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原有的卖家和卖家的利益,使他们继续选择在这家公司来交易;另一方面制造的繁荣的人气和高额的成交量还能吸引更好的艺术品和更多更大的买家会向拍卖公司集聚。如果买的和卖的,都集中于此的话,那拍卖公司虚增成交额的目的就达到,以后佣金就可以赚得更多。对卖家来说,使自己的拍品获得了拍卖公司的定价和拍卖成交证书的认可,从而为以后高价出手、“钓”到更大的买家奠定了基础。 但这一虚高部分仍有一个限度,因为如果成交价过于离谱的话,就会起买家怀疑而难以在以后吸引买家。虚增的种种手段对于谙熟拍卖市场的人士来说,往往心知肚明,所欺骗的大多数对拍卖市场不太了解的人或在拍卖时缺乏判断、盲目跟风的人以及新手。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以上三种方式是目前个别拍卖公司虚增成交额主要手段,通过这些手段,使看起来连年巨大增长的成交额,充满了水分,不仅严重违反了《拍卖法》和拍卖公司规则,更让新手望而却步。同时拍卖成了一些不法企业更大的资本转换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转换,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数千万的资产发生实际性的转移,也可以通过拍卖,向银行套取更多的资金,扰乱了资本市场。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艺术品天价的背后 个别拍卖公司的成交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艺术品   托儿   成交额   藏品   佣金   场上   价钱   上市公司   繁荣   虚假   买家   手段   秘密   操作   银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