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乳山海洋养殖 摄影|九吃


一盆炉火,尽显海陆风。两类食材,演绎“山海经”。


01

遇见“山与海”


4月19日中午,我走进红星路蚝英雄店里的时候,没有想到除了海鲜,还有肉类。

蚝英雄联合创始人@九吃,穿着白衬衣,一本正经坐在桌前烤着一堆东西,边烤边说:“生蚝要现烤,不晓得你好久来,先烤点肉。”烤炉的网子上有小肠、五花肉等,醮碟已经备好,五花肉在热浪中滋滋冒油,肉大而厚,九吃同学拿起一把剪刀,剪成小块。

有道理。薄的五花肉稍不留神就会烤焦烤糊,而这种厚切五花肉,烤得外酥内香,入口Q弹,脂香四溢,明显是好食材。除了五花肉,还有一些独特的食材,如梅花肉,在猪的颈部附近,肉横切之后,肌间脂肪圆圈形,一圈圈恰似写意的梅花,故称梅花肉。这个肉的特点是嫩,脂肪比五花肉少,但同时脂香浓郁。另外骰子牛肉、蒜香排骨和烤小猪儿肉很有特色。让我大吃一惊的是烤鸭肠,@九吃同学不无得意地说:“我们的烤鸭肠不比任何一家差,有别的店也在烤,味道肯定不如我们。”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专注于烤肉的@九吃 摄影|刘乾坤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烤鸭肠 摄影|@九吃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骰子牛肉 摄影|@九吃


一盘盘生蚝在我们说话间端上来,饱满、奶白色,一看就是上乘生蚝。烤制生蚝也讲火候,等生蚝上面的蒜粒变成金黄色时口感极佳。生蚝和蒜是绝配。在蚝英雄,就两种吃法,一种是碳烤,一种是高压锅蒸——这是吃原味。一直从事烹饪工作的@九吃认为,只有这两种吃法最能表现生蚝的美味。撬一块蒸熟的生蚝,沾一点海鲜汤碟,大海的气息在口中游荡,你也可以沾一些干碟,体验一下山海交错的风味。正当你在回味之时,碳火上的蒜香扑来,还得夹一块碳烤生蚝品尝。

对肉类有偏好的内陆人,吃罢生蚝,还会再夹一些牛肉、小肠来换口味,沾上干碟,这时的川味更浓郁。一桌烧烤,尽享山海风味!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虾贝同烤 摄影|@九吃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生蚝和蒜是绝配 摄影|刘乾坤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高压锅蒸生蚝——这是吃原味 摄影|刘乾坤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烤生蚝 摄影|@九吃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加了小米辣的海鲜蘸碟更符合四川人的口味 摄影|@九吃



02

来自大山的火盆烧烤



西昌火盆烧烤,曾经是成都一年四季在室外聚会的标配,大家乐此不疲地在烟火中啖肉喝酒,好不快哉!随着中国对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碳火烧烤在成都主城区里全部消失了,但大家熟悉的味道不能消失!

在这种改良和创新问题上,我和@九吃意见一样:相信科技的力量。当下的社会,各种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冷冻保鲜,大家在超市里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冰鲜食材,让餐桌变成丰富多彩。至于碳烤,替代品是天然气烤炉,有的人觉得天然气烤炉烤制的食品没有碳火烤的好吃,那是心理作用。其实,就是温度的控制和形式的相似,就这么简单!而且没有碳灰,更干净卫生,这样的技术很快就又让碳火烧烤的独特滋味在成都飘散。

这是来自大凉山的美味。那里的食材很棒,我曾经有十来年时间,频繁地前往大凉山山区采风,在昭觉过彝族年,记忆很深刻:彝族人过年通常不太欢迎外人到家作客,通过西昌影友杨通富的关系,到了昭觉县一户人家,拍摄他们的彝族年。

现杀的年猪足有300斤,一群年轻人很快将这头猪分解,妇女们分头张罗清洗、烹煮,一大锅白水中,漂满了大块的猪肉,名曰:砣砣肉。而猪肝猪腰稍加清洗,直接扔进火塘!柴火熊熊,不断给柴灰中的食材提供木碳,不多久,家中老人便捞出一块,请我吃,这就是当天的午饭,这时有人端来一碗白酒。

面对从柴灰中取出的一块猪腰,黑不溜秋的,吃还是不吃?不吃,得罪主人。吃!接过猪腰,拍了拍表面的柴灰,这些毕竟来自大自然,经过高温,也谈不上什么菌不菌,只是在感观上不太对城市人的路子。沾了一点干碟,咬一口,味道不错,一口酒一口猪腰,三两口之后,这块猪腰消失了,年轻人端来了一大块肉!锅中煮的肉煮好了,满屋是肉香,纯粮喂养的猪肉让人想念。这肉比巴掌还大,猪膘约有一寸厚,没有刀直接用嘴咬,一手肉一手酒的吃着喝着。古人没骗我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在昭觉的这顿午饭永生难忘,有穿越时空之感。现在风行的火盆烧烤,有可能就是从这种乡土吃法的基础上改良的。人类最早的熟制食品,可能就是这样直接在碳火中烤熟。在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菜肴叫炙,《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的:“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炙,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烧烤。

美食是极为动态的文化,在一些吃法上,很难找到源头,这柴灰到火盆,似乎有一些脉络可循。随着火盆烧烤这种形式,大凉山山区的优质食材,也来到了成都。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厚切五花肉 摄影|@九吃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烤小猪儿肉 摄影|@九吃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蒜香排骨 摄影|@九吃



03

说说蚝英雄的“山海经”



对于烹饪,我很相信@九吃同学,但对于烧烤,却有点纳闷。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案例,蚝英雄有一个合伙人是“凉山好汉”的创始人,烧烤的食材和技术就有了。根据本店需要,调配出适合的口味。不得不说,术业有专攻,凉山好汉的经验,把西昌火盆烧烤的特点悉数应用,再加上调整,有了蚝英雄的滋味辨识度。同时,海鲜与山货在这里交响。

生蚝、扇贝是蔚蓝色大海的馈赠,曾经远在天边,现在近在咫尺。

中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丰富,且养殖技术愈发成熟,大量的海产品为全中国人民提供了丰盛的动物蛋白质和鲜美的口感。中国是全球养殖生蚝的第一大国,年产量500万吨以上,占全球的8-9成,也成就了一个全球第一的食蚝大国。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生猛海鲜出售,这在3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生猛一词出自广东,意即活蹦乱跳,生猛海鲜也就是鲜活的海产品。便捷的物流如空运和保鲜的技术如冷链,让全国各地都能吃上生猛海鲜。

生蚝,中文名叫牡蛎,各地叫法不一样,有的地方叫“蛎蝗”,有的地方叫“海蛎子”,有的地方叫“蚵仔”,两广人称为“蚝”,估计是顺着生猛海鲜一词,便有了“生蚝”一词。在中国沿海,几乎都出产生蚝,选择比烤制重要,选品从中国南方的海域到达北方,最后,选取了威海乳山的生蚝。威海地处渤海与黄海交汇的半岛,出产的海鲜品质好,冬天的生蚝更是可口。

好食材,遇上好手艺,渤海湾与西南山区的融合,在成都,上演一场美食“山海经”。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蚝英雄的后厨就是生蚝的世界 摄影|刘乾坤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

蚝英雄的生蚝来自渤海湾的威海 摄影|@九吃




END

撰文|刘乾坤

摄影|@九吃 刘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山海经   渤海湾   乳山   西昌   彝族   生猛海鲜   英雄   威海   火盆   烤炉   海产品   成都   吃法   乾坤   海鲜   烧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