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的左翼之维

  在150年前的“樱桃时节”,巴黎公社的战士们在街垒里传唱欧仁·夏特兰的《公社万岁》。如今,公社诗人的作品早已跨越时空界限,以一种文学性的在场体验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异彩纷呈的法国文学版图,并思考巴黎公社文学在当下依然拥有的不朽价值。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岳添先生所著《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为全面了解包括巴黎公社文学在内的法国左翼进步文学提供了重要资料。值此巴黎公社起义爆发150周年之际,当我们再次品读这部著作,在文学、现实、历史与未来的交织之中,法国文学研究的左翼之维愈发凸显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

法国文学的左翼之维

  法国文学与现实联系始终紧密

  法国左翼进步文学源自于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浪潮。自19世纪以降,贝朗瑞、雨果、左拉、鲍狄埃、法朗士、巴比塞、马尔罗、阿拉贡、莫迪亚诺等众多法国作家前仆后继地捍卫并赓续着一种现实主义传统,用原法共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罗杰·加洛蒂的说法,这种传统早已凝聚为一种“无边的现实主义”潮流。这也许正是法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特征:文学与现实间的紧密联系始终绵亘不绝,表明法国文学从未曾背离关切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初心与使命。

  不过,在现实主义文学经久不衰的漫长岁月里,巴黎公社文学、抵抗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反战文学等不同文学形态在学术研究中往往被分隔开来,在西方学界也没有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表述对此加以归类。因此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海纳百川的局面下,左翼文学始终处于一个边界模糊的状态。

法国文学的左翼之维

  《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可谓及时雨般填补了这片学术空白。该书系统梳理并阐述了19世纪至今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左翼属性或进步倾向的作家作品及其创作思想,称得上是中国学者对以现实主义为基本特征的法国现当代进步文学的总括性研究,亦是对法国文学与法兰西民族史双重范畴的整体把握,作者以文学史学的独特视野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法国文学与社会历史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左翼。

  “有我之境”

  作者在序言中指出法国并无“左翼文学”之说,却在复杂的社会现实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学力量。法国没有明确的“左翼文学”概念是由时代和历史所造成的,这一点与我国的左翼文学发展历程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左翼文学以及相关研究长盛不衰的根本保障。因而,我国学者在世界左翼文学研究领域无疑具有显著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和身份优势。

  《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一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阐释了以巴黎公社文学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详细论述了法共领导下的左翼文学从繁荣转向衰退的历史进程及其成因,全面介绍了抵抗运动文学、集中营文学、附逆文学、存在主义文学以及当代反战文学等不同类型,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具有左翼倾向的法共文艺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以及非洲法语作家。此外,本书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对法国左翼文学的深刻影响出发,将作家群体置于历史的巨流中加以观照,并不吝笔墨地评述雨果、马尔罗等作家以不同形式与中国产生的交集,既是对法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次有力建构,更是以中国学者的文化立场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进行的有益探索,展示出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以我为本”的学术高度。可贵的是,近十年来,这种“有我之境”激发了我国的世界左翼文学研究,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及其他国家的左翼文学越来越多地融入国内学术批评视野,足见“以我为本”的研究立场完全顺应了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热潮。(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左翼   法国   雨果   巴黎公社   存在主义   文学   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   作家   现实   我国   社会   作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