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远超出文学本身

  现代文学理论的众多或繁杂倾向于让我们忘记理论的本质,而仅将其作为各种可以信手拈来的工具。在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译本出版35周年之际,伍晓明教授以曾经的译者身份重提文学理论问题,在汉语语境中以一种回到基础的形式来谈论理论的产生、理论的作用和理论的意义。

文学理论:远超出文学本身

  “理论”在特定学术语境中当然是指“文学理论”,但省去“文学”两字是因为,几乎没有什么文学理论是纯文学的,即由文学活动激发的,从文学作品产生的,并仅仅有关于和适用于文学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理论,几乎“皆出现于人文研究的其他领域,并且都具有远远超出文学本身的意义”(伊格尔顿)。

  现代文学理论的众多或繁杂倾向于让我们忘记理论的本质,而仅将其作为各种可以信手拈来的工具。拒斥文学理论者则认为,一切理论都是对空说空,只有文学的“实证研究”才是唯一的脚踏实地。鉴于此,我在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译本出版35周年之际,以曾经的译者身份重提文学理论问题,不是为了查看仅仅作为或已经沦为工具的文学理论是否依然顺手好使,而是试图重新接近理论的本质。因此,我提出“理论何为”这一三重问题。我将以一个来自儒家经典《孟子》的具体例子来阐明三个相关问题。这一选自非文学文本的例子或许还将可以显示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如何不可能有一条明确的界线。

  何为理论

  首先,理论为何?或何为理论?这一译于英语(或法语等)并溯源于希腊语的“理论”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不同用法,让人莫衷一是。我们如今所说的“理论”基本上是英语“theory”(法语théorie,德语Theorie)的翻译。英语“theory”(法语théorie,德语Theorie)可以追溯到希腊语词源“theoria”,但作为翻译而存在的现代汉语“理论”不像英语“theory”有可以支撑这一翻译的古汉语词源。《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7年)列出几个古典意义和用法:1.说理立论,依理评论;2.据理争论,讲理;3.注意;4.道理,理由;5.系统的理性认识。前四项与我们所说的理论关系不大,最后一项语焉不详。

  文学理论是什么呢?既然文学理论是广义的理论中的一例,那么理论本身又是什么呢?但“理论”一词的定义莫衷一是。我们也许最好从理论如何发生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

  我的例子是《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所叙述的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作为一国之君的齐宣王不忍釁钟(用牲畜的血涂抹刚铸好的钟)之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下令以羊易之。这一文本包含对这一叙事之意义的不同解释,或不同的“文学批评”。一是百姓的解释,以为齐宣王就是吝啬、爱财,舍不得用较贵的牛釁钟;二是孟子的解释,以羊易牛表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不忍之心意味着齐宣王可以行仁政。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这就是孟子在以羊易牛之事中看到的“意义”。孟子对于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一文本之意义的解释或文学批评基于这样一个普遍陈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孟子的文学批评所依据的理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何以被称为一个理论?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人或关于人之人性的普遍陈述。孟子有关人性的理论为其观察和解释有关人性的现象提供了一个“观-点”(point of view或viewpoint),由此可以让我们据此对特定人性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

  百姓也能“解释”齐宣王的行为:齐宣王吝啬、爱财。这是对文本的分析、对意义的阐释,因而也是文学批评。在百姓的“文学批评”背后,支持他们对文本意义的解读和判断的其实也是某种理论,是他们意识不到或尚未自觉的理论。这是另一种人性理论:所有人都吝啬、爱财,齐宣王是人,所以,齐宣王也爱财,从而以羊易牛。荀子为百姓将这一批评上升到普遍性的高度,他将人之爱财、好利放入一个普遍陈述。这一陈述被他以不同的措辞表达出来,如“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性恶》)等。于是,我们就有了似乎与孟子性善论针锋相对的荀子性恶论。

  这里有一个理论如何建立起来的简单模型:第一,作出一个普遍陈述(或一组逻辑地相连的陈述);第二,以被验证为或被接受为事实者来支持这一普遍陈述;第三,将这一陈述用于解释特殊现象,以验证其有效性。

  如何解释齐宣王以羊易牛呢?孟子的解释是,齐宣王处于两难择一的困境:他不忍见牛被牺牲,但又必须遵从传统的祭祀形式,所以就用没被看见的羊换下了已经被看见的牛。荀子则解释说,齐宣王虽已由传统礼乐“化性起伪”,但仍在成为圣贤的途中,所以,其行为还不彻底,在遵守传统之礼时有些三心二意,会偷梁换柱,以羊易牛,以小代大。

  当然,如果我们再追问孟子,齐宣王要是可怜动物,而牛和羊都同样可怜,都不应该被牺牲,但齐宣王用羊代替了牛,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孟子恐怕无法再诉诸“人皆有恻隐之心”这一理论了,不过,孟子还有“君子远庖厨”或“仁术”的说法。人不忍见动物痛苦,但又不能放弃吃肉,只好眼不见为清,耳不闻为静了。然而,如果孟子的理论彻底,那么他从人不忍动物痛苦出发,应该逻辑地推出人不应该吃动物。这样就证谬了“君子远庖厨”。(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文学理论   以羊易牛   荀子   希腊语   孟子   法语   汉语   文学批评   文学   英语   不忍   人性   文本   意义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