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位于美国加州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下午2点,向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送了最后一道指令,这道指令讯号花了大约15分钟到达。15分钟后斯皮策望远镜的无线电传输讯号在JPL控制屏幕上消失了,项目负责人Joseph Hunt宣布任务正式结束。

这意味着被誉为「最遥远最锐利的太空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结束了长达近17年的太空观测任务,最遥远的太空望远镜就此挥别人类,远离地球,越飞越远……


尽管跟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相比,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显然没那么有名,但如果你深入了解,很可能为它打抱不平。

这只红外天眼,被誉为「最遥远最锐利的太空望远镜」,其实并不夸张……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原本搭乘航天飞机

时针转回到17年前,2003年8月25日05:35:39(国际标准时间),斯皮策望远镜搭乘NASA官方指定运载火箭——三角洲Ⅱ型火箭发射升空。

其实,原本人家也是要搭乘航天飞机的。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就跟NASA另外三台大型轨道天文台一个待遇:

但看看时间点你就懂了,2003年8月25日发射斯皮策望远镜,就在6个月前,著名的哥伦比亚号爆炸解体了。

导致斯皮策望远镜是唯一没享受过航天飞机之旅的美国大型轨道天文台(又称空间望远镜/太空望远镜)。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这个名字大有来头

不过,斯皮策望远镜自己看来,这都不是事儿。自个儿最清楚自己的价值最重要。首先就是名字大有来头。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叫莱曼·斯皮策的。

他何许人也?人家可是太空望远镜概念的提出者,也被称为「哈勃望远镜之父」(最早提出并推动立项),所以NASA以他命名,实至名归。

其实,斯皮策还是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尤其是等离子体物理、恒星演化领域的顶尖高手。

最大发明创造就是仿星器(Stellarator),也就是最早版本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各大国眼下正在加油干的各种款可控核聚变技术,其实源头都在这儿。

未来有一天,人类果真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能源不再是什么宝贵资源时,真得好好膜拜这位祖师爷。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为何红外观测很重要?

细说「红外天眼」之前,先说说为啥要搞红外天文观测?

我们都知道,红外线应用遍地都是。地球之外,太空、深空、整个宇宙,红外线更是无处不在。不能发出可见光、却可以发出红外线光谱的各种宇宙暗货,比如暗星云、星际尘埃、褐矮星、红移星系等等,都得靠红外天文观测才能探个究竟。

再有,太阳系正处在猎户座旋臂里面,银河系的银盘里面充满了星际尘埃和幽暗气体,阻挡了可见光,因此在我们地球上无法直接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到银河系中心区域。

而红外线波长要比可见光长,能够穿透密布的星际尘埃,所以利用红外线波段观测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能我们进一步了解银河系核心、恒星演化、系外行星等。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身价高贵身怀绝技

红外天文很重要,所以斯皮策望远镜更重要!能够让斯皮策望远镜看重自己的,还有一点:身价不菲——整个项目高达7.2亿美元。

很显然,身价高贵的背后绝壁是身怀绝技。

斯皮策望远镜主要由NASA、洛克希德·马丁、球航天科技公司共同研制开发。

最核心的红外探测器,还囊括了康奈尔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天文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技术力量。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看似身材矮小,貌不惊人。

望远镜总长度不到4米,重量不足1吨(950公斤),主镜口径只有85厘米,但浑身都是高配,都有绝活。

主镜由稀有金属铍制成,充分利用铍的优点:坚韧耐用、导热性好、密度又低(水的1.85倍)。

我们知道,超低温环境下,红外线望远镜才能发挥更好。

尽管太空平均温度低至零下270.3℃,但这是平均温度!考虑到太阳光辐射、望远镜设备本身产生的热量等因素,斯皮策望远镜体温肯定要高一些,所以研发团队需要给主镜降温,使用液态氦冷却剂降到零下268°C(5.5K),这样才能保证远红外观测效果棒棒的。

除了主镜之外,斯皮策望远镜还有三组仪器——

如此高配,让斯皮策望远镜超越了之前的所有红外天文观测。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地面观测设备自不必说,天生站位不利,因为大气层挡住了大部分红外波段。

即使是之前发射的红外空间探测器(比如红外天文卫星IRAS、红外空间天文台ISO),也都属于20世纪80、90年代产物,观测技术和仪器水准远比不上21世纪产物。

后发优势,在斯皮策望远镜身上体现很明显。

于是,锐利无比的红外天眼诞生了,产出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成果。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斯皮策宇宙时代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近17年的岁月中总花费13.6亿美元,每年平均观测7000小时,获得了源源不绝的发现。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透过其庞大的资料库进行研究,已产出了8700多篇科学论文,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的科学论文发表。

正因为如此创下多个第一或者之最,开启了「斯皮策宇宙时代」,不断刷新我们的宇宙视野。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2005年,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成为首个直接捕捉系外行星(HD 209458和bTrES-1b)的望远镜。2007年,又成为第一个直接识别系外行星大气分子的望远镜。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2008年,根据斯皮策拍摄80多万张图像,绘制出来最大最详细的银河系红外图像,也是迄今最大规模的银河系地图之一。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2009年,发现目前已知土星环的最大环(菲比环),直径足足有土星300倍。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2015年,与光引力透镜实验(OGLE)共同发现迄今为止最遥远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13000光年。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2016年,发现已知最遥远的星系(GN-z11),距离我们134亿光年。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2016年,发现史上最著名的系外行星(TRAPPIST-1系统)7颗当中的5颗,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如果还不过瘾的话,现在再来看看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出来的宇宙神图——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这个宇宙魅影,是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到的第一张红外+可见光图像。名叫象鼻星云(IC 1396),位于仙王座,距离我们2400光年。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这只宇宙巨眼,名叫螺旋星云/旋涡星云/菲利克斯星云(Helix Nebula),位于宝瓶座,距离我们650光年。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这是仙女座星系,已经不能用宏大来形容了。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最遥远的天眼挥别远去

不过,红外天眼也有遗憾事儿,英雄也有远去时。

就在2009年5月15日,斯皮策望远镜自带的冷却剂用完了,远红外波段观测只好停止。刚才说了,只有使用液态氦冷却剂降到零下268°C(5.5K),才能保证远红外观测效果棒棒的,而目前它的平均体温已经升到零下243°C(30K),NASA只能干瞪眼,束手无策。

太远了!要知道,它可是遵循尾随地球的日心轨道,而不是地心轨道,正以每年0.1个天文单位(1500万公里)的速度,从地球轨道漂移出去。目前距离我们将近2亿公里,远远超过其他在轨运行的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13.3万公里,赫歇尔空间天文台150万公里,未来发射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也是150万公里。

天文学家曾希望维持斯皮策望远镜的运转直到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发射升空,但是JWST遭遇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使得发射时间一再推迟(目前已延至2021年3月)。为了将资源集中解决JWST的问题,NASA因此决定关闭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既然已经服役17年,就让这个传奇成为永恒吧。永别了红外天眼,永别了斯皮策望远镜……


挥别最遥远最锐利的宇宙天眼,永别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天眼   望远镜   太空   冷却剂   宇宙   可见光   天文台   银河系   波段   星云   外行   零下   锐利   红外线   天文   轨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