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北纬36°至42°,东经113°至119°之间,坐落着中国河北,这里文明荟萃、江山锦绣、山脉如镰、河流如扇、平原似毯、海洋若盘。1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镌刻着一幅壮美的地理画卷。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从西北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山地到东南0高度的大海平面,大自然毫不吝啬自己的想象力,也从不压抑自己的创造力。几十亿年一路演化,将自己对地形地貌的奇思妙想,匠心独运、精心布局

从高原到平原,从山地到盆地、从丘陵到沙漠、从湖泊到海洋,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造化神奇,为铺陈佳山圣水,蕴含多彩矿藏,生长丰盛物产,预先准备一下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

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里的过往和地貌一样丰富,这里的故事如时光一般悠长。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日升月落,沧海桑田。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期待,每一方空气都弥漫着历久弥新的生气。


这里的大地写满沧桑,或壮美,或秀丽,或雄奇,或婉约,在这里,每一个奇迹都是日常。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当人类的足迹第一次印上这片土地时,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称。灿烂的星河总能引发人类关于宇宙的遐想,正如流动的河水总在启示人类探寻生命的起源。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张家口市桑干河畔的泥河湾,对于追溯人类起源的探索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沧桑褶皱的大地肌理之下,藏着一个又一个久远的秘密。

在近一个世纪中,泥河湾盆地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指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化的全过程。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是一个天然的人类进化博物馆,也是除了东非奥杜威峡谷之外,地球上发现的第2个20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它的发现直接改写了世界关于人类起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古人类选择这里并非偶然,200多万年前,泥河湾周边的广大区域曾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泥河湾古湖。后来湖水干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湖底平原变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湾盆地也是其中之一。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古湖遗脉桑干河就是这段演化的见证,斗转星移,时间河流奔腾不息,泥河湾往南500公里外的邯郸市磁山,凭借着自然优势,将自己折叠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序章里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磁山位于太行山东麓,赤色的山体带着铁矿石的磁性和引力,留住了古人类四处寻找家园的脚步,南洺河从山脚下缓缓流过,山水相依,成为古人类生命的滋养地。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谷子是这片土地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谷子是中国北方文明的哺育作物,江山社稷中的稷指的就是谷子。


磁山埋藏着一粒粟,这是全世界迄今发现历史最早的谷子遗迹,这粒粟隔着8000年的岁月,透露出人类生生不息的秘密。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这粒粟提供给人类延续生命的力量,支撑着人类前行,直至创造出一个如万花筒般广大而神奇的世界。

依山傍水是古人类的选择,在河北这片土地上,山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那是人类最好的补给。


生产力不足的时期,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纷争,5000多年前,在太行山北麓一个动植物繁多、有竹、有鹿的盆地里发生了几场大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手战胜蚩尤。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生存图强的需求促使华夏各部落坐下来议和,携手前行,共生共融。从此,所有流淌着华夏民族血脉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

时光缓慢前行,潺潺细流汇成河水冲出大山,搬运泥沙,塑造了燕山太行山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在这众多的河流中,一条大河极为出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河是它的专有名词,古籍中的河专指它,它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地球上所有的大江大河中,像黄河这样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独立拥有的大河,而且至少持续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上是比较罕见的。


黄河流域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当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先祖就沿着黄河两岸披荆斩棘、劳作生息,创造出璀璨的文明。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先秦时期,古黄河下游在平原沃野间自由的迁徙漫流,从此它与河北这片土地有了不解之缘,这片土地最初的名称因它而起。

在烟波浩渺的衡水湖畔,坐落着一座古城,面积不大的小城,却拥有一个赫赫之名——冀州。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冀州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据说大禹治水就是从冀州开始,历经十三年。


《尚书·禹贡》,当时大禹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梁、雍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当时的冀州面积广阔,《吕氏春秋》中记载两河之间为冀州。


所谓“两河”指的是晋陕交界处的黄河与黄河下游的禹河故道,夹在两河之间的晋南河东之地,以及太行山东麓,是冀州的核心地区,囊括了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地区,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省北部的部分地区。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冀”的古篆书背上有翼,整个字形就像一只鸟展翅飞翔,充满希望,代表希望之翼的冀,就此成为了这片土地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名字。

岁月不居,白云苍狗,地貌在变,冀州的形状也在变化。到了汉朝,汉武帝划分天下为十三州部,冀州真正成为了一个政区地理概念。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东汉末年,冀州成为行政区划,而唯一不变的是黄河始终在它的南边奔涌不息。


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在沧州以东入海,随后的470多年岁月里,黄河暂时安居一隅,全身心投入到华北大平原的塑造。

几百年的时光里,黄河依然向前,冀州大地上却熙熙攘攘,你方唱罢我登场。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在后世的记忆中,常常被提起的有2个超级诸侯国,北边的曰燕,南边的曰赵,因为他们,这片土地又迎来一个新的名称。

赵国的中心是邯郸,这是一座3000年来从未更名的城市。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城门众多,城墙高大、布局严整。邯郸市西南的赵王城遗址封存着昔日的繁华。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在历史的更迭中,古城邯郸以一己之力贡献出了1584个成语典故,而这其中也包含了赵国强盛的秘密。


“胡服骑射”描述的就是当时赵国国君赵武灵王革新图强的故事,他训练军队穿胡服、学骑射,为赵国增加了一个新的兵种——骑兵,大大增强了战斗力。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邯郸城内保存着一座古台——从台,据说是赵武灵王点兵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成为赵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符号象征。


邯郸的从台见证了赵武灵王强大赵国,位列战国七雄的荣耀,而位于燕下都的黄金台,则见证了燕国崛起的全过程,如果万物有灵,黄金台或许会跨越时空与从台握手致意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公元前1044年就建立的燕国,在诸侯争霸赛中始终起起落落、默默无闻,直至燕昭王的出现,国势才得以改观。


燕昭王曾作为质子在邯郸生活,亲眼目睹了赵武灵王的宏图伟业,回到燕国后,他招贤纳士、励精图治,大败齐国,燕国终于跻身七雄,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丛台、黄金台见证了燕赵大地求变图存、锐意进取的品质。

滋养着燕下都的易水,需要铭记的似乎更多一些,侠义之士慷慨悲壮、以身许国的壮举就从这里开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那个肃杀的日子,是侠客荆轲离燕入秦,准备刺杀秦王的日子。如果易水可以倒流,不知道它会不会告诉荆轲,第2年燕国的都城就被秦国攻占,6年后秦灭六国,统一了天下。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时代的车轮不会停止,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撼动历史的走向,但壮士的牺牲不是徒劳,燕国的挣扎与赵国的求索也不会没有意义。


当燕国与赵国的往事随着时光远去,燕与赵合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代表了这片不屈不挠、坚韧如铁的厚土。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风骨就这样刻入人们的基因里。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今天的河北,大部分土地处在当年燕国与赵国的版图之中,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与赵国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同样励精图治的小国——中山国。


中山在当时各诸侯国纷纷以单字为名的风尚里,这个名字多少有些别具一格。


据说这个名称与它的都城有关,中山国的都城之中有一座小山,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实际上,中山这个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交界地带的国家,同样书写着坚韧不屈的故事。


从公元前506年有信史记载开始,中山国的命运就起伏不定,堪称一部励志史诗。


国运颠沛流离,至少两次迁都,曾被魏国所灭,却又奇迹般的复活。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鼎盛时期的中山,虽说疆域最大的时候也只有“方五百里”,但善于搏击强敌,多次占领过燕国与赵国的土地。

公元前296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南边楚大夫屈原投江自尽,后来每年的5月,我们有了一个纪念的节日。


北边还是那个赵武灵王,他发兵灭掉了中山国,这一次中山国没能东山再起,它从此消失于历史舞台。

对于中山国惜字如金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却有这么一句评价,“(中山)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为与燕赵同脉的中山做了最好的注脚。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不论是燕赵还是中山,慷慨是它最深厚的底色,狭义是它绵延至今的气质。

联络起中原和边塞的太行山东麓地区,存在着一条纵贯南北与太行山平行的特殊走廊。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将这条拥有众多都城的地带称为古代太行山东麓大道。


从商代到东汉时期,长达1800余年的岁月里,在如今河北省的范围内,这条大道曾出现过众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城市。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从3500年前的邢台,有史以来首座见于文献记载的具有王朝城邑规模的城市,到孕育了建安文学,开创了中轴线城市格局的邺城,岁月的车轮驶过这片土地,曾经的城池多数已深埋于地下。


而大地的名称,或曰冀,或曰燕赵,在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中,在一次次的刻画书写中,随着传说、随着竹简、随着纸张,与这片大地融为一体,成为恒久的印章。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在燕赵大地纷争不断的日子里,黄河也跃跃欲试,试图找寻新的前景。


公元11年,自汉武帝后期就频繁泛滥的黄河开始了第二次大改道。


公元69年,东汉明帝筑堤千余里护卫黄河从山东高青入海,使之进入新一轮的平静期。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暂时安稳的黄河并未失去这片它参与拓展的广袤大地,这次它成为这片土地命名的依据。

东汉之后,随着河北东部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逐渐露出与成熟,城镇的兴起,开始逐渐突破了山前平原的限制。


燕赵大地遍地的古塔,诉说着当时的人烟阜盛。塔,可瞭望、可膜拜,经济繁荣的地方,塔不仅是数量众多,而且造型精美。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古城正定,存留有众多古塔,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华塔、凌霄、须弥、澄灵四塔。


这四座古塔均兴建于唐代,当时今天的正定为恒州治所,它是沟通太行山两侧和南北大道的重镇,九省通衢,守卫着河北道的西边边界。

道,是唐代随着国力的逐渐强盛,由国家设置的更高一级的行政区划。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河北道,就是公元627年唐王朝给予这片大地的新名字,这一次河北是作为行政区划概念而出现。


河北道辖境在黄河之北,故名:“东并海,南临于河,西据太行、常山,北通榆关、蓟门,领24州和安东都护府。”


常山就是今天的大茂山,榆关是山海关,蓟门指的则是居庸关。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河北道范围极大,囊括幽、冀两地,隔太行山而至于海,南进黄河而逾燕山,相当于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辽宁省西南部以及河南省、山东省、古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唐代的河北道,基本奠定了后来河北省的雏形,宋金时期则设河北路。从此,这片大地以河北这个铿锵有力的名字回响在近千年的岁月里。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古城保定留存着一座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


这是清朝直隶省最高军政长官的办公处所,历尽清代八帝,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美誉。但直隶这个名称却远远早于清代,得从明成祖朱棣说起。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1421年正月,朱棣下令迁都,明王朝由南京搬往北京,北京为京都,京都之地直接隶属朝廷管辖,故称直隶。


由于明王朝以南京为陪都,因此习惯上称南京为南直隶,京畿之地为北直隶。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有清一代,南京不再是陪都。1645年,北直隶去掉了北字,成为直隶,河北也随着成为京辅重地,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大概是因为保定这个名字寓意吉祥。1669年,保定开始确立为直隶省城。

清初,朝廷在承德地区设立木兰围场,修建避暑山庄、外八庙,承德成为清前期的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从康熙开始,清廷又在河北兴建东陵、西陵。河北畿辅重地的重要性日渐加重。这一时期,黄河北岸的安阳市一带不再属于直隶省,而是划入了河南省。


河南省域包含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黄河不再是实际意义上的河北、河南省界,而另外一条河流——漳河,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河北、河南部分地域的新分界线。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近代战事频繁,河北区划几经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省界重新划分,被称为大河之北的河北始定今日真容。


期间虽小有改变,但作为京畿大省,环京津、临渤海,地貌齐全,得天地精华,浩人间正气,一代接续一代,耕耘始终如一。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岁月更迭,地貌在变,植被在变,名称也在变,但不管用哪个名称来呼唤,这片大地的内在始终如一。


解说词 |《大河之北》纪录片—得名河北篇


河北,简称冀,别称燕赵,曾用名直隶。从最初的展翅飞翔满怀希冀,到如今的大河之北,气象万千日新月异,这片土地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始终如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河北   太行山   冀州   都城   燕赵   太行   山国   大河   邯郸   河湾   黄河   解说词   中山   纪录片   平原   大地   人类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