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的“死”法

在现社会,一般说人的死亡通俗来说都喜欢讲“人死了”,而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死”的讳称很多。但不同的称谓体现出不同的等级观点、心理活动及情感色彩,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登遐等。如: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③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战国策·秦策五》)

古典文学中的“死”法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如: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②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③妾自生母弃养,以至今日,伶仃愁苦,已无复生人之趣。(苏曼殊《断鸿零雁记》)

古典文学中的“死”法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之死。如: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②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李白《地藏菩萨赞》)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如:

①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施耐庵《水浒传》)

②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刘知几《史通·因习》)

③遽闻溘逝,深为轸惜。(江藩《汉学师承记·纪昀》)

④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古典文学中的“死”法

(5)中性别称, 诸如:"亡","殁","没","丧","终","故","逝","殒","不   起","绝命","弃手足","弃堂帐","捐馆","捐馆舍","物   故","溘逝","弃养","亡躯","作古","谢世","弃世"等. 古代人未及15岁而死,称"夭",未成年而死,称"殇",此外还有"短折","夭折"等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先帝   汉学   仙游   时乖运蹇   秦王   水浒传   东门   馆舍   遗世独立   战国策   公卿   出师表   伶仃   左传   别称   古典   文学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