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装订方式之旋风装

古籍装订方式之旋风装

印刷术发明后,随着社会、文化、乃至印刷事业的不断发展,印本书日益增多,为便于翻阅,书籍的装订形式逐渐由卷轴装向册页装演变。作为过渡形式,出现了″旋风装″和″经折装″。其中,旋风装近于卷轴装,而经折装则近于册页装。

放在插架上的旋风装书籍,外观上与卷轴装是完全一样的。它与卷轴装的区别,只有在展卷阅读时才得以看到。一般卷轴装的书卷,是用一张张粘连起来、外观上是一张整张的长条纸书写文章的;而旋风装则是把一张张写好的书页,按照先后顺序逐次相错约一厘米的距离,粘在同一张带有卷轴的整纸上面(或先粘书页后装裱)的。展开平放,错落粘连,形如鳞次。故又名“龙鳞装”。就其翻阅的状态而言,犹如旋风旋转一般。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唐朝吴彩鸾手写的《唐韵》,用的就是这种装订形式。

古籍装订方式之旋风装

著名版本学家兼书画、印刷史家魏隐儒老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同余形象地谈及他在故宫博物院亲眼目睹现存稀世珍宝唐吴彩鸾手写《唐韵》事。说它为《刊谬补缺切韵》,五卷,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唯一一件古代旋风装书册。此书共二十四页,除第一页单面书写文字、直接粘贴在底纸卷上外,其余书页依次错开一点距离,将白边粘贴在底纸上。平常从首至尾卷起,外观上与卷轴装无异。展开来,因日常卷放之故,各书页自然向内卷曲,犹如龙鳞,逐页翻飞。与史书各家记载的″旋风叶″完全一样。

旋风装这种装订形式,古书上曾有多处述及。如宋朝张邦基在其《墨庄漫录》中,有″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今世间所传《唐韵》,犹有旋风叶″的记载。清朝叶德辉在其《书林清话》中,谈到旋风装的特点时,说它是″鳞次相积″。

古籍装订方式之旋风装

总之,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化而来,它形同卷轴,内装书页,鳞次相积,逐页翻飞,对于这种装订形式,历史文献上的记载与现在仅存的唐朝吴彩鸾手写《唐韵》实物相合,无庸置疑。它是中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旋风   书册   书林   逐次   印刷术   印本   历史文献   册页   卷轴   唐朝   古籍   书页   外观   形式   距离   书籍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