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日读(1)之《虞夏书·尧典(1)》

【尚书日读(1)】之《虞夏书·尧典(1)》
尚书日读(1)之《虞夏书·尧典(1)》

【题解】《尧典》是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的第一篇,主要记载了尧和舜的事迹。《十三经·尚书正义》和《四书五经·书集传》都把它分为两篇,即《尧典》和《舜典》。清代以后,学者都主张把它们合起来。汉、唐的注疏者通常认为,这是尧的时代记录下来的;宋代以后的学者则认为,是后代史官撰写的,这是正确的。

【原文】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书集传》译解】曰若是发语辞。稽,考察。考察古之帝尧,他的功德大而无所不至也。他为人恭敬、通达明白,文章显明,思虑深远;其德性之美,皆出于自然,而非勉强,所谓性之者也。对外人,则诚信、恭敬而能礼让,其德之盛如此,至于充满四方、达到天地上下。尧之大德,能够亲睦九族(即高祖至玄孙之亲,举近以该远。五服异姓之亲,亦在其中),又使百姓皆能自明其德也,然后使天下诸侯之国都协和。人民于是都变恶为善也。此言尧推其德,自身而家、而国、而天下,所谓“放勋”者也。

【《尚书正义》译解】能够顺应考校古道而行之的,是帝尧,他仿效上世的功绩而施行其教化,心思能保持敬,智慧甚明,行动有文谋,思虑能通达敏捷,己身有此四德,可安天下之当安者;又能够对人信实、恭敬、善能、谦让,于是他的名誉卓著,盛德美名充溢四方,至于天地上下。(尧)能够尊明俊德之士,使之助己施行教化,先让他们亲近各自(由高祖到玄孙)的九族,九族受到教化亲睦了,又使他们协和百官之族姓。百官之族姓昭然明显了,又让他们协调和睦天下之万国。于是人民都变化风俗,天下和睦。

【今译】考察古时候的帝尧,名叫放勋,为人庄敬严肃,明达事理,外者风度文雅,蓄于内者思虑精明,宽厚温和,包容大度,对于工作恭勤认真,又能推贤让能,重用人才。他的道德光辉,充塞四海之外,至于天地上下。他能够发挥他的道德,亲睦九族;九族和睦,就辨明彰显朝中百官;朝中百官协和之后,就进而协和团结天下的诸侯邦国。天下庶民于是都亲善和乐,天下的风俗也很淳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信实   尚书   和乐   明达   亲睦   玄孙   百官   高祖   和睦   诸侯   恭敬   通达   百姓   天地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