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治“炒芯”,生产治“缺芯”

全球“芯片荒”愈演愈烈,交付周期被进一步拉长。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海纳国际集团(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研究显示,7月的芯片交货期(从订购到交货的时间)较上月增加了8天以上,达到20.2周。这是该公司自2017年开始跟踪该数据以来最长的等待时间。

汽车企业更是一芯难求。

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目前汽车芯片的价格普遍上涨10到20倍。咨询公司AlixPartners此前警告称,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这较其今年1月预测的610亿美元损失金额增加81.5%。

产量方面,AlixPartners预测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390万辆,这较其今年1月预测的220万辆增加77%。

而“缺芯”浪潮也使得试图通过“炒芯”非法获利的现象屡屡发生,进一步扰动市场运行。

央视财经近日发文称,“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要坚决遏制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市场监管总局也随即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流通环节“炒芯”是必要途径,但从根本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环节的自主可控。

要从中端通用芯片做起,发力技术升级,补齐短板,从而完善供应链环节,使上下游生产制造不再受制于人。

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补链强链才能让中国芯片业行稳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受制于人   交货期   美国   愈演愈烈   发文   短缺   芯片   环节   损失   美元   时间   价格   全球   汽车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