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引言:20世纪是基础科学发展最迅猛的时代,从爱因斯坦到薛定谔,科学届人才济济,从质能方程到原子轨道理论,科学发现成果斐然。可能你睡一觉起来后发现,科学家们又提出了新的理论,或是又有新的发明创造。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那是因为他们见证了科学的繁荣以及无数的奇迹,最坏的时代是因为科学研究并没有非常深入,并且普及程度也不高。所以就会出现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甚至有不少人因此丧命。

让人送命的镭保健品

1910年,居里夫人通过电解氯化镭的方法提取出了金属镭,这是人类科学史上一个重大的发现,居里夫人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在今天,你随便在大街上抓个小学生,他都知道镭这种放射性元素非常危险,对这类放射性物质唯恐避之不及。然而人类对于放射性物质的危害认识其实是经历一个过程的,在一百多年前,当时放射性物质刚刚被发现,人们觉得这种物质充满神奇的力量。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而且镭在发现之初并没有人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就连居里夫人本人也不知道。不过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受到镭的辐射导致部分皮肤坏死,重新长出了新皮,结果这一现象竟然被商人们认为镭具有去除死皮,长出新皮的功效!很快放射性物质的作用被各种商家吹上天。

各种噱头和广告,比如放射性元素可以「治疗阳痿、精神病」「提高精神」 「抑制细菌、让细胞充满活力」甚至可以让人「返老还童」。所以,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含有放射性元素的「保健品」,甚至一些普通的日常用品就要加一点放射性元素,都能大卖。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各种商品,吸一口神清气爽的香烟。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喝一口精神百倍的镭水。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商家们还利用男性和女性的特定购买需求,推出了男性辐射内裤和女性含镭化妆品。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原本镭在体外衰变产生的α射线因为穿透力弱根本无法穿透皮肤影响肌体,进入体内后就完全不同了,镭会被当做钙质吸收,大量聚集在骨骼内,当人体细胞与镭近距离接触后接受辐射易发生癌变。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轰动世界的“镭姑娘”事件

可想而知,这些商品不仅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反而会伤害他们的身体。但真正让人们停止对于镭的狂热追求是因为两起轰动的事件,并且自那以后政府才开始重视镭的危害并严厉打击此类商品。

第一件事是一个名叫拜尔斯的业余运动员,曾获得美国业余高尔夫锦标赛的冠军。退役后,他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受伤,不堪忍受持续性的疼痛,他接受医生的建议开始服用镭补,一种含有超高剂量镭的保健药水。三年来,他一共喝下了1400瓶镭补,当他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做了两年的活死人后,最终他去世的时候连大脑里都出现了明显的空洞,连他的棺材都要加上厚厚的铅板隔绝辐射。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第二件事就是“镭姑娘”事件。当时的美国女工往表盘上涂镭,可达到夜光效果,她们和所有民众一样从来不觉得夜光涂料有害,还把这些涂料抹在头发上,甚至是用来做美甲。一些姑娘为了省事还常常用嘴嘬笔尖,以此保持笔尖的锐利从而能更细致地涂绘表盘,但很快很多镭女工却因此丧命。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镭这种元素的危害性。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镭姑娘”事件是美国劳工制度重要的一次战役,它直接促成了《劳工法》的建立,提出了职业病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放射性物质的狂热终于有所减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将所有基于辐射的产品赶尽杀绝。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历史却从未停止上演

试想一下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风险意识和对新事物的认识跟不上它们更新的速度,还是利益集团乃至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假借科学之名行苟且之事。科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人心是永远也琢磨不透的。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不论如何,科学是处在一个自我进步和自我纠正的过程。在今天,类似于“镭姑娘”这种事很少会发生,感谢科技和信息如此发达,让人们可以更快的查询最新的咨询,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身体受到伤害。但是还是有很多会跟风选择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以及尝试一些被吹的神乎其神的治疗方法,如几年前还很火的氡温泉(氡也是一种辐射物质)。

这种元素的发现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无数人却因它而丧命

我们无法决定别人卖什么,但是最大的选择权始握在我们手中,所以如果所有人能理智的看待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就不会这么轻易地被收智商税。#科学有意思# #科学我知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居里夫人   诺贝尔奖   发现   放射性元素   表盘   笔尖   放射性   美国   女工   狂热   元素   物质   姑娘   事件   科学   时代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