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决然退礼

唐广德二年(764),杜甫在他的好友、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身边当参谋。有人送他一件名为“织成褥”的珍贵毛毯。据《广雅》记载,“织成”产于天竺(印度)。就是说,这是一件进口的高级毛毯。


杜甫决然退礼

唐代诗人杜甫(71 2-770)


杜甫也有诗称赞它:

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

但杜甫觉得,自己不能收下这样贵重的礼物。他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诗说:

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

他把毛毯还给了客人,心里才平静下来。然后,扫净席子,让客人坐上桌,请客人品尝了灰灰菜做的羹汤。

客人缘何送这份厚礼,杜甫没有说,我们无从知晓。但当时严武军功显赫,威震一方。杜甫作为他的幕僚和好友,来客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求帮告介,想来是有广阔的思考空间的。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说:“严武第三次入蜀后,当年六月便向朝廷推荐杜甫任节度使署中参谋,授职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这就使杜甫又成为了朝廷的命官,杜甫本人也非常满意。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成都‘杜甫草堂’ 也就根源于这儿。” 可见,就杜甫本人的身份而论,也是一位较高级别的官员了。杜甫被任命后,七月便随严武西征吐蕃,九月得胜,拓地数百里,也是一位有功之臣。客人送礼当在此次战事之后。

杜甫对此事曾写诗评论。他很不赞成有权者玩弄权术,大耍威风,骄奢淫逸的作风。诗中写道:

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

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

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

诗中提到的李鼎、来瑱都是当时的节度使。当时安史之乱初平,节度史们手握重兵,居功自傲。老百姓生活困苦。经过战乱,人口减少了7/10,剩下1700多万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正所谓:“萧条四海内,人少豺虎多”。像杜甫这样和劳动人民有一定联系的、深知民间疾苦的正直诗人,还是清醒地向权贵们发出了警示和劝告。告诫他们不可滥用权柄、穷极奢靡,不可贪得无厌、追求金钱,否则就会祸及自身,没有好下场。甚至会引来杀身自尽之祸。


杜甫决然退礼

杜甫是清醒的。他约束自己,不收礼品,清廉自律,精神可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杜甫   吐蕃   郭沫若   天竺   水族   居功自傲   田舍   节度使   权柄   工部   毛毯   成都   朝廷   参谋   客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