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许多父母一看到池塘里的水坑就带着孩子们绕路走。

甚至恐吓孩子,池里有妖怪,玩水会有可怕的后果。

一、是担心孩子衣服湿脏或者房间脏,给自己惹麻烦。

二、是担心孩子玩水会生病感冒。

三、是担心孩子的安全。

(二)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但是我们怎么做呢?

1、特意为熊孩子买了雨靴踩水。

2、给熊孩子,带一盆水,带上各种玩具在门口玩水。

3、只要不是池深会危及生命安全,就玩。

4、哪怕是一条水很深的河,也不是让他走,而是在他背后绑一根绳子,提醒他注意安全。既能让他探索安全边界,又能避免安全事故。

(二)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再来说说我们自由探索边界的方法,直接导致熊孩子从两岁到三岁七次掉进我们小区的池子里!

掉进泳池后,脱下外套,走路回家换衣服。虽然裤子湿了,但他没有脱下来……

带宝宝的方式也吓到了带宝宝的老人。

甚至还有老人出于正义感和责任感对破口大骂。估计他们现在对年轻人带孩子这么愤慨吧。

唉,忍,忍。

(二)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人家是出于好意,关心孩子,还可以肿着做。

然而,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经常掉进游泳池的经历,直接的结果是熊孩子非常好地把握了安全界限,他知道哪里可能有危险。完全不用说,还能主动回避。带起来特别容易。

而且,平衡感特别强。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续……

#心理# #心理情感# #微头条日签# #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雨靴   平衡感   水坑   池子   正义感   愤慨   泳池   到此为止   好意   边界   心理学   担心   老人   宝宝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