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因材施教

大学里曾经挑选了一组一岁左右的婴儿做心理实验:

当任务过程受阻时,那些表现出更安心的宝宝很快就放弃了尝试;

但是,那些表现出更多愤怒的婴儿并不那么容易放弃,他们比那些性情平和的婴儿更经常坚持尝试任务。


(六)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这证明愤怒是一种有助于人类生存的适应性行为。

但是有个熊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冷静的婴儿。

所以他非常消极悲观,总是轻易放弃,不断尝试,非常害怕面对失败。

比如我们去赶公交车,来不及了,就催他:加油,还有三分钟!

但他一屁股坐下:呜呜,一定来不及了!


(六)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比如玩游戏的时候,如果他觉得遇到了困难或者赢不了,就会因为害怕失败的结果而中断游戏。

因为我们知道他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会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他在继续保持气质冷静的同时,更加勇敢的尝试,不轻易放弃:


(六)心理学学生的育儿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1、让他发现,只要你不放弃,就有可能成功实现积极的激励。

2、即使我们坚持努力,我们还是会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完了。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你错过了这趟车,再找一辆也能到目的地的车。


3、向他表明,即使失败,我们也会继续尝试,一次次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挑战。

比如有一些益智或者技能类的玩具,我玩的时候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借此机会,向他展示了我是如何一次又一次不放弃地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现在经常能听到他在玩玩具有困难的时候嘴里说着:我不会放弃努力,我会继续努力!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续……

#心理# #心理情感# #微头条日签# #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因材施教   借此机会   性行为   到此为止   针对性   悲观   消极   性情   心理学   婴儿   冷静   愤怒   害怕   困难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