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责怪孩子不讲理之前,先想想自己

心理学家说:“要改变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必须从改变父母开始。”

情绪控制

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孩子?这种判断并不是针对父母和孩子相同的人格特征,而是父母和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基本相同。最常见的是情绪压力传递。研究表明,当人们把坏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时,他们会产生一种错觉,即负面情绪在短期内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父母出于某种不安或愤怒而把情绪发泄给孩子,这种早期的印象会导致孩子情绪加工的复制。

在你责怪孩子不讲理之前,先想想自己

移情

有些品质,比如自我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更需要家长的互动回应。所谓“自我意识”可以理解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感。自我意识薄弱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我膨胀”的人。这是由于父母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同理心意识,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只关心自己的作息、喂食或拥抱的时间安排,对孩子的凝视和互动信号漠不关心。结果,孩子们无法体验到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很容易感到自卑于自己的无价值和极端的补偿。

在你责怪孩子不讲理之前,先想想自己

人际互动

20世纪中后期,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了四种模式

避免性依恋(不包括亲密关系)

强迫性依恋(过度依赖亲密关系,经常感觉外界不愿意亲近自己)

混乱的依恋(既想要亲密又害怕亲密会伤害你)

安全的依恋(更容易与人建立亲密的感情,自由独处,享受社交生活)

显然,前三者都不是健康的人际沟通。

在你责怪孩子不讲理之前,先想想自己

0.5-3岁是依恋模式的敏感期。在这期间,如果父母因为工作太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反而往往让孩子独处、迷失,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出现前三种依恋模式。事实上,为了孩子的成长,如果父母身体状况不好,最好由其他照顾者照顾,而不是由亲生父母照顾。建立安全依恋模式的关键是护理质量,而不是照顾者的角色。

增长总是微妙的。正如书中所指出的,童年经历的总和是一个人成年后人格、心理健康和智力的物质基础,而父母则享受孩子的纯真和纯真,他们还需要为他们的孩子在漫长的一生中的纯真和无辜建立基础。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续……

#心理# #心理情感# #微头条日签# #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孩子   强迫性   以身作则   漠不关心   人际交往   人际   人格   纯真   亲密   情绪   家长   父母   自我   模式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