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美化孩子生活的能力

培养他美化生活的能力,使他的生活不僵化、不枯燥,欣赏或创造美的境界,才是更快乐的。

儿童之家的发现可以说,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是在“发现”与“实验”的交替过程中,加上她的“洞见”与“仁”而获得的。换言之,运用科学的方法:一方面,研究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表现;另一方面,不断根据新发现研究真理,不断发现新的、有效的方法,帮助儿童发展规律。因此只是为了研究孩子。

培养美化孩子生活的能力

残疾儿童教育方法的改进也可能提高正常儿童的潜力

正常儿童教育方法构想

九项发现

(1)“干活”既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和发展生命”的特征。

(2)孩子们喜欢干活而不喜欢玩耍。

(3) “独立”不仅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操控和干扰,发展自己的生活,成为未来的强人。

培养美化孩子生活的能力

(4)只有当孩子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能够和喜欢探索的东西时,他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学习的意志。因为孩子们的选择一定代表着他们有一些特殊的内在需要和兴趣。

(5)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是从生命开始就存在的。在这个大法则中,为了成长,孩子们会不断表现出自己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主动出击为了达到成长的目的,我们应该小心地与环境接触。

(6)“适应环境”是孩子智力成长的原因。

(7)在儿童智力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多功能的“敏感期”。在特定的敏感暴露期,如果这些功能能够“及时”得到满足,它们将迅速发展。当然,当这个敏感度暴露的时候,它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超前或滞后。因此,它已成为幼儿教育重视的“个体差异”理论的基础之一。

培养美化孩子生活的能力

(8)说和读都是自发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儿童写作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

(9)奖惩不能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激励”,这不仅无效,而且有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来没有一位教育家能够把童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以科学精神发现了“童年的秘密”,成为幼儿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些全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态度”上的启迪和方法上的引导,使“教育”更有效“幼儿成为现实的可能”。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续……

#心理# #心理情感# #微头条日签# #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孩子   目的   幼儿教育   儿童教育   童年   敏感   人性   特征   独立   兴趣   能力   儿童   发现   科学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