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今天这位诺奖得主来到中国要坐诊

本文首发于上海科技报 作者 吴苡婷

日前,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从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手中接过大红聘书,成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他将在同济大学建立“马歇尔HP(幽门螺杆菌)综合实验室”,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生授课,培养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当天,马歇尔教授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签约共建“马歇尔消化疾病国际诊疗中心”,在沪开展幽门螺杆菌的个性化精准治疗和消化疾病的国际化诊疗,为更多中国患者带来福音。在不久的将来,他本人将亲自坐诊看病。

35年前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今天这位诺奖得主来到中国要坐诊

在同济大学做演讲的马歇尔教授 吴苡婷摄影

马不停蹄,马歇尔教授还在同济大学作了题为《从医师到大师》的演讲。他在忙碌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答了中国科学迷们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幽门螺杆菌虽然狡猾,但是不必恐惧

巴里·马歇尔现为西澳大利亚大学微生物学教授、马歇尔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医师。1982年,通过“以身试菌”,马歇尔和合作伙伴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为此他俩共享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后,身为诺奖得主的马歇尔仍然坚持坐诊、亲自看病,迄今他围绕幽门螺杆菌,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临床与科学研究。在马歇尔传染病研究中心,采用“马歇尔hp个性化精准医疗”,该菌的根除率超过95%。自2011年荣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后,他逐渐开始将事业重心转向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已有超过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临床根除率却低于65%。世卫组织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胃炎和胃癌的第一致病因子。

35年前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今天这位诺奖得主来到中国要坐诊

人体胃壁上的幽门螺杆菌

但是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认知,大众还有很多误区。马歇尔告诉记者,科学家发现早在六万年前,人类就已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它是人类胃部的唯一致病细菌。但是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很狡猾的细菌,它擅长在人类的胃内壁上打洞,逃过胃酸的追杀。而且它们在新陈代谢中会分泌出碱性物质,会和胃酸中和,形成保护自己的屏障。而且它擅长基因变异,单一抗生素对它5-7内就失效。马歇尔也纠正了公众的认知误区,没有必须对于幽门螺杆菌太过于焦虑,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细菌,它在空气中很难长时间生存。中国人饮食习惯喜欢用筷子一起夹菜,所以容易感染,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解决。事实上,人类只有躺下后,胃部溶液才能到达口腔,幽门螺杆菌才有可能进行传染。起床后那个阶段是传染高峰,其他时候传染几率很低。

35年前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今天这位诺奖得主来到中国要坐诊

胃壁上的幽门螺杆菌

马歇尔也向记者阐述了胃溃疡引发胃癌的一些机理,胃溃疡在发生后,人类胃部会启动自我修复,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会产生干细胞因子突变,容易引发胃癌。但是胃溃疡不一定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比如药物阿司匹林也会引起胃溃疡。此外膳食结构如果肉食摄入过多,会导致胃酸增加,不容易让胃溃疡愈合。

当年喝下培养液只是想走科学的捷径!

1982年,当时只有本科学历,在医院里只是住院医生的,为了找到幽门螺杆菌能直接导致胃炎、胃溃疡的有力证据,在未告知家人的情况下,偷偷地毅然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在自己身上做实验。4至5天后,他开始呕吐,继而发现细菌大量繁殖、胃粘膜出现感染,重大科学发现由此诞生。

35年前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今天这位诺奖得主来到中国要坐诊

接受记者采访的马歇尔教授 吴苡婷摄影

马歇尔告诉记者,当时喝下培养液也是想走下“科学的捷径”,他和同伴只是普通医生,科研经费不足,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实验,而且动物实验对于人体而言,没有任何说服力,拿自己做实验可以快速得出结论。起步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一开始尝试发表论文、却惨遭拒稿,当时权威的消化病学家和科学家都无法接受他俩这一假说。而即使他当年以身试药,也花费了10年时间搞清楚了其中的各种机理。

马歇尔也希望以他的经验,激励中国的青年学子,做研究一定要坚持,并要多尝试不同的方法。一些随机事件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做下去,并且时时刻刻做好准备。

对于幽门螺杆菌的科学研究还在继续,马歇尔说,他很有信心地认为在未来五十年内,随着更加尖端技术的涌现,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家庭的不断小型化,很有信心地认为,幽门螺杆菌对人体的危害有望被彻底解决。他也告诫中国的病人,一旦发现自己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到医院及时进行治疗,以防它对人体的进一步伤害。

记者也从马歇尔教授与东方医院的合作框架协议书了解到:在开设门诊的同时,马歇尔教授将在东方医院提供的专项资金支持下,聚集国内外著名专家,组建马歇尔消化疾病中外医生集团,根据国家多点执业政策,为国内外患者开展诊疗活动。出于对中国罹患消化疾病危疑重症患者的考虑,马歇尔消化疾病国际诊疗中心还将开通转诊国外相应诊疗机构的渠道,让国内病人提前获得国际先进的药物和技术治疗,如第三、第四代靶向治疗等,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患者,部分治疗费用将由“马歇尔医学研究基金”支付。

诺奖只是科学史界碑 渴望获得更多批评之声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医生到享誉全球的诺奖得主,巨大的荣誉并不没有让马歇尔的内心发生改变。马歇尔说自己得诺奖其实有点偶然因素,作为科学家,研究成果、研究数据是被同行尊重的重要因素,1985年以来他就受邀参加了行业内的各种学术会议,和自己领域内的同行和高端科学家们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得了诺奖以后,经常有机会和普通大众,不同职业的人面对面交流沟通。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宣传者,演讲技巧很好,学生特别喜欢他,因为他总是能把很厚的书变成薄薄的教材,所以特别收到学生的欢迎。

马歇尔说,自己依然维持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节奏。他曾经是澳大利亚的溜溜球冠军,还是一个IT控,各种与IT有关的文章,他有机会都会去看一下。他也很欣赏里根时代一位国务卿的生活,每天有一个小时属于自己的时间,除了总统和妻子的电话,不被任何人所打扰。

35年前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今天这位诺奖得主来到中国要坐诊

马歇尔在讲座结束后与中国小小科普迷交谈 吴苡婷摄影

诺奖在马歇尔眼中,只是科学史的一个界碑,它记录了人类探索科学的一段历史。他有点困惑的是,没有得到诺奖前,很多人都会批评他,给他意见。“得了诺奖后,几乎没有人会批评我,但是我还是会接受大家的意见和看法!”马歇尔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培养液   幽门   螺杆   巴里   中国   同济大学   马歇尔   澳大利亚   胃酸   胃溃疡   细菌   年前   教授   人类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