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你做过旁观者的梦吗?大部分的时候你在梦境中是主角,有时候则是配角。例如在梦境中看着其他人在互动,或是在台下当个观众看着台上表演,或是看电视、看电影,甚至是梦中梦。或许你会好奇:梦境中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视角究竟有什么差异呢?

事实上:做梦者对于梦境的主题的抗拒程度,会大大影响在梦境中的视角。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你和陌生人互动会紧张、怕自己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不够好,甚至你会觉得你长得不好看,和人互动起来会怕怕的。那么在梦中或许会出现“你看着一个懦弱、畏缩的人在与人互动”的情节。虽然你很清楚你是看着别人,但实际上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潜意识是个最懂自己的人,“它”深知“与人互动”是你所排斥和抗拒的主题,为了让你可以较客观地看待这整件事,于是潜意识用“好像在看别人的事”的角度,让你看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如果你很能够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那么潜意识就会直接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演绎整个梦境。相反的,若你非常抗拒这件事情,潜意识则会用更远的角度来演绎,像是上面提到的第二、第三人称,或是用看电视、电影的方式,甚至用梦中梦的形式将你和事情隔开。

说完这些,我们就进入这篇文章的主题吧!上面只有稍微解释到梦境中的自己会因为“不接纳”——比如提不起劲、不想面对、逃避等情绪,而改以不同人称存在。这次要继续往下讲的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接纳自己?

这个主题与我们的父母、家庭和成长环境相关,是文明很多人共同的课题,这个共同课题有一个专有名词:集体潜意识

原因一:“我不够好”的集体潜意识

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我们的传统教育不太会教我们“如何探索自己”或是“如何尊重自己”,加上家中的长辈普遍都不会教,我们通常就只能看着父母的背影中成长,导致父母的心灵健康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灵。

请你仔细想想,你从父母、老师那得到的是称赞大于批评呢?还是批评大于称赞呢?有些父母只是想激发小孩子的野心,让他往更高的地方爬;不过说出口的话却是:“你考90分就满意了吗?你以为90分就可以考进第一志愿了吗?剩下的10分你要如何把握呢?”甚至如果那10分是因粗心而失分,父母还会说:“你明明就会啊!粗心比不会还惨,你知道吗?”虽然父母也是会称赞孩子,但如果称赞的比例远低于批评,长久下来,便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够好。”

原因二:“谦卑”的集体潜意识

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谦卑是华人文化中被定义为“美德”的特质,我们每个人大概都听过“做人要谦虚”、“待人要客气”这种说法,比如说自己被邻居夸奖的时候,身旁的父母表情一定是很开心的,但口中通常会说:“没有啦!没有啦!他哪有这么厉害!”

这种“过度客气”的文化,往往会让人摸不着头绪,甚至会想说“爸妈到底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啊?”但其实“谦虚”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不要让自己光芒太过耀眼,无意间戳到别人的自信心,所以谦虚其实是一种体贴他人的表现。

原因三:“家丑不外扬”的集体潜意识

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除了上面说得“不够好”与“谦卑”,许多人应该也听过“家丑不外扬”的说法吧?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或者自己有什么负面感受,外在总是要表现一幅没事样,有苦有痛都往肚内吞。长大之后,自然也继续沿用这个观念,不管如何对外都要表现出最佳状态,不能让人看到脆弱的一面。

但或许你有更好的做法,比如化脆弱为力量,给自己沉淀几天,找到成长的方法,然后展现成长的力量。或许你可以试试:适度地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反而会让人更能感受到你的勇敢和力量。

梦境和接纳自己的关系

或许你会问:“前面讲那么多,到底和梦境、和心灵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啊!”

有趣的是,许多道理我们都知道,但却很难做到。举例来说,在梦境中,如果你常常以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视角看着梦境的发生,或是以看电视、看剧、看电影的角度在经历梦境,甚至还有梦中梦、多层梦中梦的梦境,这都是因为潜意识知道“你不太能正面面对梦境主题”,才因此使用了一种转换的方法。

此外,梦中的人物也和接纳自己的程度有关。像是梦到的人物看不清楚脸,还有明明是自己的事,但在梦中却是由别人来扮演自己的角色,甚至是性别、地位互换,都代表你不太能接纳这个梦境主题。

如果要作一个排序,将“接纳自己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梦境的呈现方法是: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观众角度(看电视、剧、电影)>第三人称但角色性别、地位互换>梦中梦>多重梦中梦。

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那么如何开始接纳自己

一开始,想先请你试着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如果你对这三个问题有一度有愧疚感、罪恶感,甚至想避开这个问题的话,非常棒!你已经意识到你不容易面对真实的自己。

或许你会说:“我知道真实的自己有很多不好的地方,避免展现给其他人是种礼貌,这样不是应该的吗?”

但你想想,如果你今天身处的场合是代表一个群体,例如你是公司负责人、市长等,展现完全真实的自己有可能会坏了大事,甚至给人造成麻烦。又或者你在工作上需要呈现良好的公司形象,在会议上必须展现专业度,这时确实应该展现自己完美的一面。

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不过在下班后,面对亲朋好友时,如果你仍想把自己保持在一个完美形象的话,那就有点辛苦了,因为假的东西无法长久,只有真实才会。你已经过度认同那个完美自己的话,你离真实的自己会越来越远。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我以前也曾很努力把自己保持在一个完美形象,现在已经不这么做了,这个“拆除完美”的过程的确不容易,但我也因此发现“保持完美形象”的缺点:

做什么事情都会很费力,因为你需要把一半的力气花在打造形象,真正做事时,只剩另一半的力气。

只有第一印象让人觉得很好,时间久了就会被看破手脚,反而会需要更多力量打造形象,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而言,远离人群才有办法好好休息,但如果想随时维持完美形象,就代表休息时也不能展现真实自己,那身体和心理真的会很累。

这样的疲累、累积的压力需要出口,如果没有妥善纾压,很有可能突然失控暴走,或是在匿名性高的网络上变成另一个失控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呢?有的话非常好!因为你开始意识到问题了。

你做过“梦中梦”吗?还是你在梦中扮演过旁观者?

至于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真正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呢?我分享一下我这一路的所使用方法和观念:

“接纳自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相信有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甚至和我一样都在努力进行中了!可以的话,也欢迎你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你今晚能和潜意识有深刻的对谈,祝你有个好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梦中   谦卑   旁观者   潜意识   人称   视角   梦境   脆弱   批评   角度   父母   形象   真实   感觉   完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