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纪实

1971年10月26日上午,一辆红旗牌轿车在钓鱼台国宾馆通往北京机场的大道上奔驰,车内坐着再次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和为他送行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

过了一会儿,乔冠华笑着向基辛格问道:“您认为今年的联大能否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基辛格转过头来,扶了扶眼镜,不假思索地说:“今年估计有困难,等明年春天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后,就不成问题了。”

“我看不见得吧?”乔冠华大声笑了起来。“您对尼克松访华的影响力未免有点太自信了吧?”

基辛格博士不解地望着满面笑容的乔冠华先生,“难道不是这样吗?”他在心里问自己。

当汽车驶人北京机场的时候,基辛格乘坐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早已等候。从车上下来以后,基辛格博士与送行的乔冠华先生亲切话别。看着乔冠华先生脸上难以抑制的喜悦,他对眼前这位中国人产生了一丝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个中国人如此豪情气爽?”

带着一丝疑惑,基辛格博士登上了回国的飞机。飞机刚刚从北京机场起飞,来自纽约的电讯稿就解开了基辛格博士心中的疑惑。电讯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联大刚才以76票比35票通过了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驱逐台湾代表的提案。”这个消息让基辛格博士感到非常吃惊和尴尬,同时他也为中国领导人的含蓄感到一丝安慰。

事实上,在基辛格博士离开钓鱼台国宾馆之前,第26届联大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井驱逐自湾代表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北京。当时正忙于为基辛格博士送行的周恩来总理,为了不让基辛格感到难堪,就没有告知他这个息,送走基辛格以后,周恩来总理便在人民大会堂召集外交部党组和有关人员讨论是否出席第26届联大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指示,由“乔老爷”(乔冠华)带队,立即派一个代表团去组约参加第26届联大,以表示对支持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的支持。

从北京机场赶回来的乔冠华,得知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的消息后,便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当中,他要准备中国在联大的第一篇发言稿。22年的斗争,22年的期盼,中国终于可以在联合国大会正式亮相,怎能不让这位新中国外交的见证人感慨万千呢?

联合国创立于1945年,中国是联合国50个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当时中国惟一合法政府,联合国理应驱逐旧的国民政府的代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多次致电联合国大会和秘书长,强烈要求驱逐国民党在联合国的代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但是,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一本来应该十分顺利的事情却经历了一段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首先,联合国秘书长以电文是来自非会员国为借口,拒绝将此事通知联合国成员国当中去,只同意将此电文留作非会员国或非政府组织的表册备查。联大主席则认为,新中国的要求必须经过总务委员会的审查,方可决定是否列人议程。最后,由于原苏联和波兰等国的反对,联合国秘书长才把中国的要求通知了各成员国,而美国却借口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得到许多成员国的承认,反对讨论中国政府的要求。1950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再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苏联驻联合国代表也表示,如果不驱逐国民党代表团,原苏联将不参加安理会的工作。紧接着,美国又玩弄安理会暂时议事规则,说中国代表团的问题是一个牵涉全权证书的程序问题。原苏联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然否认国民党代表出席安理会的全权证书,而美国承认中华民国,所以国民党代表的全权证书是有效的。1月19日,原苏联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被安理会多数否决,原苏联代表表示,国民党代表一天不从安理会开除出去,原苏联就一天不出席安理会会议,并且不承认有国民党代表参加的任何安理会决议的合法性。

之后,周恩来总理于1950年1月19日、2月2日、5月30日向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致电追问此事,赖伊以中国参加哪个机构的工作就由哪个机构来决定加以搪塞。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前,赖伊走访了华盛顿、巴黎、伦敦等地,就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的问题向有关国家进行了所谓的“斡旋”,但随着战争的爆发,斡旋活动无果而终。1950年第五届联大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又一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要求考虑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问题。联大讨论了这一问题,但没有形成任何代表中国要求的决议。1950年12月,英美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会晤,艾德礼首相表示应该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便通过谈判实现朝鲜停战,并促使中苏分裂。杜鲁门表示坚决反对,并威胁说此举可能造成美国国内可怕的分裂。从1951年第六届联大开始,美国以暂级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为由,继续阻挠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60年秋的第15届联大。中国则由于联合国越来越成为美国意志的表决机器,对联合国的行为也大失所望。此后许多年里,也一直未主动向联合国提出过恢复合法席位的要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大批亚非拉国家独立并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事实,改变了长期以来美国控制联合国多数的局面。中国一贯奉行的支持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斗争的对外政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信任和支持。从60年代末开始,许多新独立国家每年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美国坚持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是“重要问题”(一般问题只需要简单多数票就可以通过),需要大会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虽然这几年联大没有能通过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决议,但是支持中国的国家却逐年在增加。到70年代初,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甚至美国在北约的盟友,也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战后以来一直处于世界力量顶峰的美国也感到力不从心了。

1971年9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如期在纽约举行。由于尼克松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在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上又玩起了所谓“双重代表”的伎俩,计划在不否认台湾代表权的基础上,同意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试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尽管美国在会外使尽外交手段,但它提出的“双重代表案”还是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反对。

10月18日,联大转人了对23个国家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专题辩论。一向与美国合作的沙特阿拉伯常驻联合国代表巴鲁迪,为了防止更多的国家倒向中国,在事先没有征求美国意见的情况下,提议大会尽快就此问题进行表决,试图以此来阻挠大会通过支持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支持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国家见机行事,立即赞成提前进行表决。10月25日,联大表决开始以后,首先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所谓“双重代表”案,接着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议案。当表决结果出来的时候,会场上顿时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拿声。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起立欢呼,有些代表甚至当即跳到会议桌上欢呼舞蹈。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代表则一脸颓丧地坐在代表席位上一言不发,巴鲁迪这时也弄得不知所措,低着头在走廊上踯躅。联大主席当即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致函中国外长姬鹏飞,邀请中国派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1年11月9日,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一行50多人,从北京机场出发,踏上前往纽约的征程。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周总理亲自到机场为代表团送行。11月11日,由副外长乔冠华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乘坐的飞机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并且受到了有关国家驻联合国代表的热烈欢迎。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正式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这一天,组约曼哈顿东河之滨的联合国总部大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整个会议厅被围得水泄不通,旁听席上也坐满了听众。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侨携老带幼,怀着激动的心情,来这里倾听来自祖国的声音。当地时间上午10点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众人急切盼望的目光中走进了会场,许多国家的代表纷纷走上前去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欢迎,共有57个国家的代表向中国代表团致欢迎词。

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走上了联合国大会的讲坛。他非常稳重地取下眼镜,用很慢的速度宣读了只有600字的发言稿。内容不多,句句情真意切,正义昂然,打动着所有听众的心扉。“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中国人终于做到了。短短600字的演说,立即被西方一家通讯社的记者认为是“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演说之一”,“影响将波及全世界”。

这一天,对于当时和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甚至对于将来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值得每一位华夏子孙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联合国   席位   基辛格   尼克松   中国   联合国大会   联大   安理会   美国   代表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秘书长   纪实   博士   声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