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一枚即可毁灭一座城市,时速高达两万五千千米,一小时就能跨越全球,仅有四个国家可以研造这种武器,它就是洲际导弹。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

接下来的内容我会对它进行详细介绍!

洲际弹道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的使命,就是偷袭和摧毁目标,港口、机场甚至城市,都在它的进攻范围内。目前最先进的洲际导弹,飞行速度超过25倍音速,射程14000公里以上,仅一枚就能让5万人的城市灰飞烟灭。在国际谈判中,这枚大杀器就是国家”秀肌肉”的筹码,威慑其他国家,提升国际地位。

洲际弹道导弹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中,占比一度超过50%,不为别的,就为这是战略核武器中最具威胁的一项。所谓战略,就是有明确目标的意图,战略核武器就是战略进攻,战略防守的核武器的总称。主要以进攻性武器为主,他们的特点就是射程远、威力大,被称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攻击力量,是很多国家的军事发展目标。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潜射洲际导弹

这股力量主要由战略核导弹轰炸机,潜射核弹道导弹,以及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组成,目前完全拥有三位一体力量的国家,仅有美国和俄罗斯。美国凭借着强大军事实力,最早建立起三位一体系统。

俄罗斯虽然经济低迷,但是凭借苏联的遗产,也拥有不逊色美国的核打击能力。其他三位常任理事国,或多或少都因技术或国土面积等原因,暂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战略洲际导弹的角斗场上就美俄两家互相较劲,势均力敌,直到后来美国启动星球大战计划,发展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导致战力平衡向美国倾斜。

2002年,两国为维持平衡状态,签署战略武器限制谈判协议,洲际弹道导弹数量被规定在2200枚以下。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洲际导弹发射井

洲际弹道导弹发展限制

为什么国土面积也会影响核力量呢?原因很简单,核武器通常攻击覆盖范围很广,如果一个国家打算测试核武器,就得要拿出至少几千平方米的土地。而英法这样的人口稠密国家,很难腾出这样的场地去测试,于是只能放弃陆基核力量,将重心放在海基上。

无论是海基还是陆基,区别仅仅是发射场地 技术要求不同,使用的核武器种类还是一样的,都属于洲际弹道导弹。

它的名字可以被拆成三段,“洲际”字面意思就是指飞行距离远。而弹道则是指的导弹的发射方式,类似普通的炮弹,以弧形轨道飞行,这种导弹本质上其实是火箭。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洲际导弹阶段示意图

从发射到命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加速阶段,和炮弹弹射起步的原理差不多,不过导弹加速时间更长,这个阶段的导弹飞行速度较低,燃料燃烧完全后的最高速为4公里每秒,所以也被称为最容易拦截的阶段。

加速结束时,助推器和弹头分离,进入无推力的亚轨道飞行阶段,类似炮弹从出膛到飞向最高点。这一阶段后导弹飞行轨迹比较固定,且处于减速状态,许多导弹会在这时释放干扰设施,以防止雷达探测,最后便是重回大气层的冲刺阶段。

导弹在此时会产生因为空气摩擦产生高温,所以弹头均配备了热防护层进行保护,在重力的加速下,洲际弹道导弹会以7公里每秒的速度,也就是20倍音速,进行精准打击,整个过程仅需约半个小时的时间。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多弹头

除了高射程、高射速,现代洲际弹道导弹还使用分导式多弹头,以增加精准度和火力。这种弹头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能有效克制反弹道导弹系统。

多弹头的出现也和核武器限制有关系,发展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总数的基础下,提升自己的战略打击能力,资金和技术,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缺一不可,核武器更是烧钱大户,能承担这样巨额成本的国家自然屈指可数。目前,有七位国家拥有洲际弹道导弹,除了五位常任理事国以外,朝鲜和印度也在此列。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朝鲜核研发基地

朝鲜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核武器研发,凭借”先军政治”战略,弹道导弹的研究被排到了前列。2017年11月底,朝鲜成功试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导弹最大飞行高度与低轨道卫星相当,水平发射射程可直指华盛顿,已经达到大导弹标准。

反观南亚的印度,2012年试射的烈火5导弹,射程仅5千公里,最多往返一趟深圳丽江,最终高度仅有800公里,加入洲际弹道导弹俱乐部,也只能当个垫底。目前,南亚巴基斯坦、中东、以色列也跃跃欲试,开始进军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

而全球能长期研制洲际导弹的国家,仅有常任理事国中的4位,英国的洲际导弹由于是从美国进口,所以不在此列。研究导弹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够制造运载火箭,并且还要有成功发射火箭的记录,这一轮刷下来,已经淘汰很多国家了。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洲际导弹在大气层

技术与成本

然后才是技术和资金问题,技术方面,咱们就拿弹道计算来举例!

导弹飞行有三个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导弹回到大气层内时,强烈的大气摩擦,升温会严重影响轨迹,如果弹道设计有误,即使能够变轨校准,精准度也会大幅下降,就像打水漂一样。如果不事先对出手角度、用力方式,和石头形状进行规划,水漂就很难打得远。

资金方面,以现在的物价进行换算,搭载24枚三叉戟II弹道导弹的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算上导弹,一艘造价就能达到609亿美元,接近中国2021年军费预算的三分之一。又有钱、又有技术的国家,掰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其中还要剔除掉德国、日本这样的战败国。研究洲际导弹的国家仅有4个,也在情理之中。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V2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距今已经走过了近90个年头。20世纪30年代,德国火箭专家布劳恩设计出V2导弹,后来二战德国战败,V2设计资料被苏联掌握。经过苏联科学家科罗廖夫改进后,1957年5月,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R-7问世,它主要应用于航天运载领域,其试射飞行距离达6000公里。

同年10月,苏联用3枚捆绑式R-7导弹,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苏美冷战也到达了小高峰,两国太空竞赛正式开始。

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受此影响,得到飞速发展,兵种相生相克是世间常理,攻防手段往往矛盾并存,洲际导弹问世之后,反导弹拦截系统也应运而生。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反导系统

美国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核威慑能力,开始不断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可惜的是,研究防御比研究进攻难得多,直到2020年,美国才使用标准3海基反导拦截弹,成功拦截洲际导弹靶弹。然而这款靶弹模仿的是东风31导弹,换句话说,美国拦截的是90年代的中俄弹道导弹。

在这之前,美国也做过60多次反导拦截试验,对象基本是常规导弹或者巡航导弹,成功次数也很低,只有6次!俄罗斯也有反导拦截系统,但是预计成功率也不超过20%。

中国老话说得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与其在反导拦截上花费精力和资源,不如研发更多的进攻性武器,扩大核威慑才是关键。

一小时跨越全球,不可阻挡的大国利器:洲际弹道导弹

宇宙神

结语

从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开始,它就不断为人类太空探索提供服务,空间技术史上有名的运载火箭,比如美国”宇宙神” 中国”风暴”,都是从洲际弹道导弹设计中移植而来。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现代洲际导弹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以至于世界各国都遵循着,”相互保证毁灭”的思想,换句话说就是“同归于尽”。

洲际弹道导弹是国之利器,是综合国力的象征,能直接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有人认为,它作为核武器未来终究会伤害到人类自己,不应该存在于世间,但是也不能否认,它也曾为航天事业做过贡献,存在即合理,是否正确就因人而异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弹道导弹   多弹头   核力   苏联   洲际导弹   朝鲜   射程   俄罗斯   核武器   美国   利器   导弹   大国   阶段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