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防止装置为什么不能实用化?

酒后驾驶防止装置为什么不能实用化?

对于防止酒后驾驶,严格惩罚是有限度的

自1999年在日本东名高速发生的追尾死伤事故以来,酒后驾驶一直在进行严惩。但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还没有达到消灭的效果。要说为什么的话,严惩化效果只限于“一时冲动”喝酒的人,对酒精依存症的人几乎没有效果。

依赖酒精是“病”。其实我的家人也有依赖症患者(因肝硬化去世),即使在“不应该喝”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意志也无法抑制的是酒精依存症(因为是药物依存症)。

那么,如果开发出检测出酒精后就不能开车的装置就好了,这是理所当然的,过去每次因酒后驾驶而发生事故时,都会有这样的意见。实际上,各汽车制造商也进行了开发,但目前还没有实用化的产品。因为硬件的对策非常困难。

酒后驾驶防止装置为什么不能实用化?

“检测酒精”的方法,在技术上是“条件不好”

最初开发的是在汽车上安装酒精检测器,在发动机启动前吹气,检测到酒精后引擎就不能启动的装置。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但是酒精依存症患者无论如何都想打破这种装置,所以如果有漏洞的话就无法发挥效果。作为制造商,既然打着“酒驾防止装置”的旗号来销售,如果有漏洞的话就会发展成诉讼问题,所以不能销售100%不能防止的东西。

那么,要说漏洞在哪里,那就是“如果发动机不知道的话,开着引擎喝就好了”。实际上,如果去郊外的话,在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看到引擎一直开着的汽车并不稀奇,所以即使开着引擎停车也不会显得不自然。在便利店买了酒回到车里的话,这个系统很容易就被击败了。

如果那样的话,即使想如果检测到车内全部的酒精浓度,如果打开窗户的话,就不能保证测量精度,那样的车就不能去接喝醉的人了。也就是说,“检测酒精”的方法,在技术上是“不好”的。

酒后驾驶防止装置为什么不能实用化?

如果是驾驶员监控系统的话,虽然可以期待效果…

如果有可能性的话,就是近年出现了采用例子的“驾驶员监控系统”。是用照相机经常拍摄司机的脸,闭着眼睛的时间长,或是看别人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发出警报,如果没有响应的话就让汽车停止的装置。原本是为了应对瞌睡驾驶和突发性的意识丧失而开发的,但是通过饮酒驾驶的意识降低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酒后驾驶防止装置为什么不能实用化?

斯巴鲁的驱动程序监控系统需要事先登录表情

但是,装置是否运转是任意的,相应的也需要成本,所以要把所有的车都义务化是很难的吧。原本酒驾惯习者对于买那样的车的期待本身就不得不说“人太好了”。

在“不引起事故”的方法中,填补外部损害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我想对于推进义务化的减轻碰撞受害的刹车,一定会有效果的。这次的事故,最初撞到电线杆时的速度估计为约50km/h,如果搭载了减轻碰撞伤害的刹车的话,传感器可能会检测到电线杆并停止。即使撞到了电线杆,从撞到电线杆到停止为止也跑了约40米,撞到小学生之前就停了吧。

而且,如果是这样的装置的话,即使是酒精依存症患者也不会去寻找“退路”吧即使酒后开车,在发生事故之前汽车也会停下来”,虽然不能否定这种错误的认识,但是应该丢失的优先顺序是“死亡事故”比“酒后开车”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酒后   装置   电线杆   时间长   驾驶员   刹车   酒精   发动机   漏洞   患者   事故   效果   引擎   方法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