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今天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青年,大约28岁的样子,戴着双层口罩,故意压低头上的鸭舌帽,三进诊室门而不入。

好不容易到了五点半,等到所有的人都看完了,这位病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进来并坐在了我面前。

青年脱下帽子,头发掉得稀稀疏疏的,开口的第一句,陈医生,您还记得我吗?

其实我在候诊名单已经留意到他,他叫梁**,2个月前在我这确诊了鼻咽癌,但是他当时并不信任我,拒绝了我的治疗方案。

时间回到2个月前,他只是觉得耳朵闷胀赶到了我的门诊,凡是耳朵不舒服来看病的,我都会习惯去检查鼻咽部,耳朵与鼻咽部之间有一条管,这条管叫做咽鼓管,这条管的开口就在鼻咽部,当鼻咽部有病变的时候,就会堵塞咽鼓管开口,从而引起耳部不适。

不出所料,内镜下果然看到了鼻咽部有一块肿物凸起,并压迫了咽鼓管开口,是这个肿物导致了耳朵的不适,果断给他做了病理活检。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3天后,鼻咽病理结果出来了,是未分化型非角化型癌,是最常见的一种鼻咽癌类型,同时也是对放射治疗效果最好的。考虑患者太年轻了,在病理结果出来的当天就为他开了绿色通道并办理了入院手续。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很快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出来了,幸运的是并没有发现远处转移和颈部转移,肿瘤只是局限在鼻咽部,侵犯了附近的翼内肌和头长肌,T2N0M0 II期。

现代医学的优势在于,只要明确了病理和分期,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就已经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五年生存率可以高达90%,青年及父母听我这么一讲解,紧闭了一个多星期的眉头终于解锁了,还硬塞给我一个大红包,我估摸最起码有2000大元,按照我一贯的风格,收了红包只会玷污我治病的纯粹,一如既往坚决拒绝红包。

长达2个小时的沟通是非常顺利的,治疗方案似乎就在愉快的谈话气氛中敲定了。

但是,到了谈话的最后,青年的妈妈很严肃对我说,陈医生,我知道我这么做有点对不住您,但是我觉得您有点太年轻了,我的儿子更年轻,我希望他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我想现在就办出院,我已经约好了其他医生。

对医生的不信任时有发生,但如此的赤裸裸还是首次碰到,原来2000是打算给我的安慰。

虽然心有不忿,但是作为一名上了年纪的大夫,这种打击对于我来说,只是铁拳打在海绵上,能够在早期发现了他的鼻咽癌,也等于间接挽救了一位大好年华的青年,很快我就释怀了。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今天,打击我的人再次出现在我的诊室。

梁:"陈医生,我放疗3次了,那边的医生说我还有30次,我很难受,也很迷茫,我不想再做放疗了,我做了两次化疗,复查的时候明明说肿物已经消失了,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次放疗,那边的医生也没空跟我解释清楚。"

人啊,无论多么慈悲为怀,总会有那么一点记恨之心,我很想说,你已经不是我的病人,我已经无法干预你的治疗方案。

但是,当我瞅着眼前当初那位少年,已经没有了少年炯炯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恐惧、迷茫和空洞,如临在渊,作为一名医生,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都告诉我,可能我的每一句话或者轻举妄动都有可能推他下去,我希望我能再次帮到他。

我很认真地对这位病人说:"我看了你的治疗方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跟开中药,开方一样,鼻咽癌的治疗同样讲究君臣佐使。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君药就是调强放疗,目前的技术可以做到既能将肿瘤连根拔起,又能很好保护周围的器官,像你这种早期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放疗就是你现正在做的,这是抗鼻咽癌的最重要环节,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臣药就是化疗,化疗既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又能消灭微小转移灶,为放疗争取更多的时间。2次化疗就能让肿瘤迅速缩小,说明化疗对你有很好的效果,化疗效果好的病人对放疗的效果也非常好。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佐药,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药。对于早期的鼻咽癌,一般不用上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因为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证明对早期患者有益。佐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中药,辨证使用中药可以有效的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帮助你更好的度过放疗阶段。


还是觉得你最好——“背叛”的病人再次找回你,你会怎么做?


使药,就是你自己,很多肿瘤的病人都是被肿瘤杀死的,而是被自己吓死的。你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确诊鼻咽癌的人80%以上都是中晚期,而你,是非常幸运的20%,早期的鼻咽癌是可以临床治愈的。

这一次的谈话是1个小时,我不知道我的话他有无帮助,作为医者,治病先治心,希望这一次的谈话可以解决他的心结。

我又想起了特鲁多的名言,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鼻咽   生存率   靶向   鼻咽癌   诊室   病理   红包   门诊   肿瘤   中药   病人   耳朵   幸运   医生   青年   年轻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