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炭疽的病因、症状、用药、自我护理推荐

#山东出现炭疽死亡病例#

皮肤炭疽(cutaneousanthrax)亦称恶性脓疱。病原菌为炭疽杆菌,该病主要发生于牧民及与皮毛、肉食、畜产等职业有关的职工。其临床特征是典型的暗红色血疱,周围软组织红肿显著,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临床上医生一般主要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

皮肤炭疽的病因、症状、用药、自我护理推荐


流行病学

传染性

皮肤炭疽病有一定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有可能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

传染源

发病的患者、动物,带菌的人和动物,被污染的物品都有可能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皮肤炭疽主要还是通过一些动物传播的,炭疽杆菌通过被切开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导致感染;食用炭疽病畜或被炭疽芽胞杆菌污染的未煮熟的肉类或带有炭疽杆菌的其他食物、水等而感染;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空气或带有芽胞的尘埃粒子而感染,这也是最为危险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

发病率

确切的皮肤炭疽的发病率尚无明确数据参考。

死亡率

有研究发现皮肤炭疽的病死率为5%-11%,未经治疗的皮肤炭疽的病死率约为20%-25%。

好发人群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男女性别差异不大。长期接触牛羊、从事饲养牛羊、屠宰牛羊等活动的人员患病风险增高。

好发地区

以畜牧业发达地区多见,包括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病因

总述

皮肤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炭疽杆菌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一旦侵入皮下组织,炭疽芽胞迅速繁殖,产生并释放外毒素和抗吞噬作用的外毒素。毒素引起明显的细胞水肿和组织坏死,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

基本病因

基本病因为炭疽杆菌感染,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的粗大需氧杆菌,有荚膜,在干燥环境下,如牧场、土壤或皮毛中可存活数十年。普通消毒剂不受影响,在100℃湿热10min或100℃干热3h处理才能杀死芽孢。

危险因素

牛羊饲养员、屠宰工人、与猫狗密切接触的人群,若不做好自身防护,患病的风险会增加。此外,食用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羊肉或没有烤熟的羊肉,极易感染炭疽杆菌。

症状

总述

皮肤炭疽为最常见的炭疽临床类型,约占90%以上。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的皮肤。患者上述部位会出现红色小丘疹或者水疱,一般无痛。常伴有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呕吐、乏力等。中毒严重者可引起起败血症和脑膜炎,导致患者死亡。

典型症状

1、皮肤出现黑色、暗红色的形态改变。

2、患者局部皮肤可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由近端向远处延伸,手指轻压后,颜色可消退,局部硬肿并有压痛。

3、患者颈部、肘部、耳后可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柔软,按压有疼痛。

4、患者体温超过38度,多于体温上升期间出现怕冷、口唇苍白、全身打哆嗦等。

伴随症状

病程中常有轻至中度发热、头疼和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病情发展

初期为斑疹或丘疹,次日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肿胀。第3-4天中心呈现出血性坏死而稍下陷,四周有成群小水疱,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天坏死区溃破呈浅溃疡,血样渗出物结成硬而黑似炭块状焦痂,痂内有肉芽组织(即炭疽痈)。焦痂坏死区直径大小不等,其周围皮肤浸润及水肿范围较大。由于局部末梢神经受压而疼痛不明显,稍有痒感,无脓肿形成。此后水肿消退,黑痂在1-2周内脱落,逐渐愈合成疤。

皮肤炭疽的病因、症状、用药、自我护理推荐


并发症

1、败血症

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寒战、发热、全身皮肤可见瘀点、瘀斑,可伴有肩关节或膝关节疼痛、咳嗽咳痰等。

2、脑膜炎

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四肢或全身不由自主地快速抽动、神志模糊、说话颠三倒四等。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


治疗

治疗原则

皮肤炭疽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一般首选青霉素治疗,同时辅以一些局部的外用药物,共同促进疾病的恢复。

药物治疗

1、青霉素:首选药物,可迅速杀灭病灶中的炭疽杆菌。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过敏性休克、肌肉阵挛等。

2、左氧氟沙星:可迅速杀灭病灶中的炭疽杆菌。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疹瘙痒、静脉炎等。

3、抗炭疽血清

病情严重者可用抗炭疽血清注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淋巴结肿大等。

4、局部外用药:皮肤炭疸的局部严禁切开及挤压以防扩散,选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新霉素、金霉素软膏及磺胺类软膏外涂,或高锰酸钾溶液湿敷。

相关药品

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抗炭疽血清、莫匹罗星软膏

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1)初期治以解毒消璋、行气和营,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佐服蟾酥丸或玉枢丹。

(2)中期治以解毒清热、利湿消肿,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佐服蟾酥丸或玉枢丹。

(3)后期治以清解余毒,方用四妙散加减。

2、外治疗法

(1)初期发于头面及颈部,可选用玉枢丹、六神丸研碎,醋调外敷,发于前臂等处,可选用天仙子、如意金黄散外敷。

(2)中期可用10%蟾酥合剂、玉露散及银花露调敷患处,或用三棱针刺破疮面2~3处,外掺麝香少许,或掺阴毒内消散。

(3)后期疮面外掺生肌散或九一丹,盖贴黄连膏。

其他治疗

患者隔离、卧床休息,污染物或排泄物严格消毒或焚毁。

治疗周期

皮肤炭疽的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严重程度及医疗水平而定,药物治疗一般都在半个月左右。

日常

总述

良好的日常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适,还对促进疾病的好转及恢复有积极意义。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用药,做好个人卫生。

心理护理

有皮肤损害表现的患者会担心影响外表,其他不适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属要与患者多沟通,真诚交流,关心患者,帮助消除心理负担,增加治疗的信心。

用药护理

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私自减量或停药。若用药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伴皮疹、恶心呕吐、易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生活管理

1、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采用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中度有氧运动。每次锻炼1小时,每周锻炼3~4次。

2、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裤,保持床单及被褥的干燥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3、避免挤压和损害皮肤,以免液体流出而感染其他部位。

病情监测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皮损的变化情况。同时注意有无高热、寒战等危急情况的发生。

复诊须知

完全康复前,每隔半月复查一次,可能需要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X线片等。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皮肤炭疽的病因、症状、用药、自我护理推荐


日常应注意多食用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排骨、鱼虾、螃蟹等。多食蔬菜,如青椒、油麦菜、蘑菇等。

饮食禁忌

忌辛辣、香燥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预防

预防措施

1、隔离病畜,并对病畜栏舍进行严格消毒,病死的动物要焚烧或深埋,不准食用。避免和生病的动物接触,如必须接触需做好自身防护。

2、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此类病人,对其衣物用具和分泌物,要严格消毒。

3、和宠物等小动物接触时避免被抓伤,受伤后要及时就医处理。

4、不吃来路不明的牛羊肉,不吃未加工的生肉。

皮肤炭疽的病因、症状、用药、自我护理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炭疽   蟾酥   症状   皮肤   水疱   皮疹   软膏   寒战   杆菌   水肿   病因   病情   局部   患者   全身   自我   动物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