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阴虚致胃疡(胃糜)的中成药推荐

#健康明星计划#

脾胃阴虚致胃疡(胃糜)的中成药推荐

01阴虚胃痛颗粒(片、胶囊)

【处方组成】北沙参、麦冬、石斛、川楝子、玉竹、白芍、甘草(炙)。

【功能主治】养阴益胃、缓中止痛。主治胃阴不足证。症见胃脘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食少、干呕、舌淡苔白脉细。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药理的资料。

【临床应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临床以胃脘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养阴润燥、益胃生津、兼以养血柔肝、行气止痛。用药甘寒养阴,兼有甘温补血,苦寒清热。适用于胃脘痛属于胃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片:口服。每次6片,一日3次。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使用注意】虚寒胃痛者不适用。糖尿病患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颗粒:10g/袋。5g/袋(无糖型)。密封,置阴凉干燥处。片:0.25g/片。密封。胶囊:0.38g/粒。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脾胃阴虚致胃疡(胃糜)的中成药推荐

02胃祥宁颗粒

【处方组成】女贞子。

【功能主治】养阴柔肝止痛、润燥通便。主治阴虚胃燥证。症见胃脘胀痛、腹胀嗳气、口渴咽燥、便秘、舌淡苔白、脉细。

【现代药理】具有降血糖、抗肝损伤、提高免疫力、抗炎等作用。

【临床应用】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临床以胃脘胀痛、腹胀、口干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养阴柔肝、益精养血,兼能润肠通便。用药甘凉,具有肝肾脾胃同治的特点。适用于胃脘痛属于肝肾阴虚、胃燥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克,一日2次。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不宜在药品中加糖服用。宜忌烟、酒和辛辣食品。

【不良反应】偶有轻度腹泻。

【规格贮藏】3g/袋。密封,置干燥处。

03甘海胃康胶囊

【处方组成】甘草、海螵蛸、沙棘、枳实、白术、黄柏、延胡索、绞股蓝总苷。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收敛止痛。主治脾虚气滞证。症见胃脘胀痛或隐痛、呃逆嗳气、呕吐酸水、舌淡苔白、脉细。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临床以胃脘胀痛隐痛、嗳气吐酸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健脾胃,兼能制酸止痛,燥湿行气。用药具有寒热并用、标本兼顾的特点。适用于胃痛属于脾虚气滞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胃阴虚者不宜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忌生冷、辛辣食物。

【规格贮藏】0.4g/粒。密封。

脾胃阴虚致胃疡(胃糜)的中成药推荐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制剂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上述内容摘取自《临床实用药物学--中成药卷》。

脾胃阴虚致胃疡(胃糜)的中成药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成药   生冷   灼痛   口干舌燥   隐痛   脾胃   药理   胃痛   辛辣   中成药   用量   处方   胶囊   颗粒   干燥   症状   特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