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 | 治疗脾肾阳虚致水肿的中成药


学中药 | 治疗脾肾阳虚致水肿的中成药

01

五苓散(片)

【处方组成】泽泻、茯苓、猪苓、白术(炒)、肉桂。

【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主治阳不化气、水湿内停证。症见小便不利、肢体水肿、腹胀不适、呕逆泄泻、渴不思饮、舌苔白腻、脉濡。

【现代药理】具有利尿、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尿潴留、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等。临床以小便不利、肢体水肿、腹胀呕逆渴不思饮、舌苔薄白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五苓散,本成药长于温阳化气,利水渗湿,适用于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用法用量】三: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片: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不宜进食辛辣、油腻和煎炸类食物。

【规格贮藏】散:①6g/袋;②9g/袋。密封,防潮。片:0.35g/片。密封。

02

肾康宁片(胶囊、颗粒)

【处方组成】黄芪、淡附片、山药、锁阳、丹参、益母草、泽泻、茯苓。

【功能主治】补脾温肾、渗湿活血。主治脾肾阳虚、血瘀湿阻证。症见下肢浮肿、乏力、腰膝冷痛、夜尿多、舌淡胖略紫、苔薄白而润、脉细弱或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抗实验性肾炎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临床以下肢浮肿、乏力、腰膝冷痛、夜尿多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温补肾阳、健脾利水、兼以活血化瘀。具有脾胃同治的特点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兼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片: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肝肾阴虚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水肿慎用。血钾偏高者,老年人阳盛者慎用。宜饭后服用。不宜长期服用。避免剧烈运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宜低盐、低蛋白饮食。

【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有口干现象,停药后即消失。偶见一过性心律失常。

【规格贮藏】片:0.33g/片。密封。胶囊:0.43g/粒。密封。颗粒:5g/袋。密封。

03

肾炎舒颗粒(片、胶囊)

【处方组成】生晒参(去芦)、菟丝子、黄精、枸杞子、苍术、茯苓、汉防己、白茅根、金银花、蒲公英。

【功能主治】益肾健脾、利水消肿。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证。症见浮肿、腰痛、乏力、畏寒肢冷、夜尿多、尿频急或尿少、苔腻、脉细弱。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临床以浮肿、腰痛、乏力、畏寒肢冷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益肾温阳,健脾燥湿,兼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药阴阳并补,气血并治,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兼血热较轻者。

【用法用量】颗粒:口服。一次10g,一日3次。片: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风水水肿者慎用。低盐饮食,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品。

【规格贮藏】颗粒:5g/袋。密封。片:0.27g/片。密封。胶囊:0.35g/粒。密封。


学中药 | 治疗脾肾阳虚致水肿的中成药

04

肾炎温阳片(胶囊)

【处方组成】人参、附子(盐制)、黄芪、党参、茯苓、白术、肉桂、木香、香加皮、葶苈子、大黄。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化气行水。主治脾肾阳虚证。症见全身浮肿、面色苍白、脘腹胀满、纳少、便溏、神倦、尿少、舌淡苔白、脉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抗实验性肾炎、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肾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临床以全身浮肿、面色苍白、脘腹胀满、纳少、便溏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为四君子汤及参附汤加减而成,长于益气健脾,温阳利水,兼以通腑泻浊,佐以行气。用药以补为主,具有通补兼施的特点,适用于脾肾阳虚较重兼有湿浊内停者。

【用法用量】片: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胶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阴虚火旺、津亏者慎用。心脏病患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宜低盐、低脂饮食,忌食荤腥、辛辣、油腻及烟酒刺激之品。

【规格贮藏】片:0.34g/片。密封。胶囊:0.48g/粒。密封。

05

桂附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片、颗粒、胶囊)

【处方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畏寒神疲、腰部痠胀、畏寒怕冷、四肢欠温、小便不利、或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舌淡、脉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抗实验性肾病、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腰肌劳损、慢性支气管炎、2型糖尿病等。临床以面浮身肿、腰部痠胀、畏寒怕冷、四肢欠温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肾气丸,本成药长于温补肾阳,具有补泻兼施、阴中求阳的特点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用法用量】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浓缩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片: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颗粒:口服。一次5g,一日2次。胶囊:口服。一次7粒,一日2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阴虚内热者慎用。中病即可,不可过服、久服。宜节制房事。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规格贮藏】大蜜丸:9g/丸。密封。浓缩丸:生药3g/8丸。密封。片:0.4g/片(相当于总药材1g)。密封。颗粒:5g/袋,密封。胶囊:0.34g/粒,密封。

06

济生肾气丸(片)

【处方组成】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牡丹皮。

【功能主治】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证。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畏寒、神疲、腰膝痠软、四肢欠温、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小便不利、舌淡、脉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抗实验性肾炎和抑制膀胱收缩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腰肌劳损、慢性支气管炎、2型糖尿病。临床以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肢冷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为肾气丸基础上加用车前子、牛膝而成,长于温肾化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腰痛、喘嗽。

【用法用量】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片: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湿热壅盛,风水泛溢水肿者慎用。不可过服、久服。加强体育锻炼,劳逸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宜清淡,低盐饮食,忌烟酒。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规格贮藏】大蜜丸:9g/丸。密封。片:0.3g/片。密封。

学中药 | 治疗脾肾阳虚致水肿的中成药


07

缩泉丸(胶囊)

【处方组成】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

【功能主治】温肾祛寒、缩尿止遗。主治下元虚寒证。症见小便频数、夜间遗尿、或小便清长、舌淡、脉沉弱。

【现代药理】具有抗利尿、改善肾上腺萎缩和调节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神经性尿频症、遗尿症、尿失禁、尿崩症、慢性前列腺炎等。临床以尿频或遗尿小便清长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古方缩泉丸,长于温肾祛寒,缩尿止遗。适用于下元虚寒之证。除了可主治尿频、尿崩症之外,还可用于遗精、带下病等属肾气亏虚,固摄无权者。

【用法用量】丸:口服。一次3~6g,一日3次。胶囊:口服。成人一次6粒,5岁以上儿童一次3粒,一日3次。

【使用注意】儿童、孕妇慎用。尿频属湿热壅盛者忌用。宜饭前服用。忌辛辣、生冷、油腻。

【规格贮藏】丸:1g/20粒。密封,防潮。胶囊:0.3g/粒。密封,置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

08

腰肾膏

【处方组成】肉苁蓉、八角茴香、熟地黄、补骨脂、淫羊藿、蛇床子、牛膝、续断、甘草、杜仲、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小茴香、附子、五味子、乳香、没药、丁香、锁阳、樟脑、冰片、薄荷油、肉桂油、水杨酸甲酯、枫香脂、盐酸苯海拉明。

【功能主治】温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止痛。主治肾虚证。症见腰膝酸痛、肌肉酸痛、夜尿、舌淡、脉沉弱。

【现代药理】具有镇痛和抑制膀胱收缩等作用。

【临床应用】腰肌劳损、夜尿、尿道综合征等。临床以腰膝酸痛、夜尿舌淡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集补肾壮阳、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于一体。治疗痛症时贴于患处。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能;腰眼穴有益肾强腰的作用。如用于肾虚型的夜尿频多,需贴于腰部两侧腰眼穴或加贴脐下关元穴。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腰部两侧腰眼穴或加贴脐下关元穴,痛症贴患处。

【使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皮肤病者慎用。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皮肤过敏者停用。本品含盐酸苯海拉明。每贴膏片贴用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症状,可适当减少贴用时间,并延长贴用的间隔时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规格贮藏】每贴7厘米×10厘米。密封,防晒。

学中药 | 治疗脾肾阳虚致水肿的中成药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制剂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上述内容摘取自《实用临床药物学--中成药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水肿   慢性肾炎   成药   尿频   茯苓   肉桂   药理   中成药   油腻   用量   处方   胶囊   颗粒   孕妇   症状   中药   特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