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又是一年的高考季,都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


金榜题名或者名落孙山,这是两条截然不同且没有交叉点的路。


那天路上特别顺利,一路的绿灯。


那天考完第一场,我只想说:


终于结束了,可一起出考场的男生却哭了,说太难了。


01 15年前,一样的阴云密布。


2006年的高考全国一的语文,难哭了很多人。


全校100分以上的就2个人。


一个是复读班,一个是新生班,我考95,同学都说你这已经挺多了。


可谁知道,我这理科生,是指望语文、英语两科活着的。


考成这样,我知道:本科没戏了。


那年的二本线是540,我考535。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在面临复读还是报考时,我看了一眼那满是遗憾的高中校园。


想一想我那怎么学都学不明白的数理化生。


我想想算了,我上大学去翻盘吧,高中这盘棋我是彻底输了。


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翻,但我猜应该大家一起学新东西,总不至于这次我再跟不上课吧。


于是2006年的暑假,我去了廊坊的一个小学校读专科。


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不确定能不能hold住。


但我觉得,一切都好过什么都不做,让命运选择我。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02 最迷茫时,我选择了多读书


大学一开始,我们全专业的人,几乎都是过线20分以上报漏的。


大部分人都心生委屈、不甘。


我无力说什么,因为像我这样的蹭线来的人,又能说什么呢?


那时候的我很孤独。


即便吃饭有人一起吃、上课有人挨着,但内心还是一个人的,迷茫无措。


面对特别轻松的大学生活,我有劲没处使。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图书馆是个好去处。


大家基本只去一楼借小说,而二楼三楼的经济管理、历史文化等书,基本没人去。


整个房间密密麻麻的都是书柜,但每个房间最多只有2个人,大多数房间没人。


这是一个把我藏起来的好地方。


远离宿舍的喧嚣,远离自习室的争分夺秒,远离各种焦虑,把自己埋在书里。


那时候我常常带个小垫子。


去一排书柜里,找一本喜欢的书,席地而坐,一看书就是几个小时,直到饭点。


那时候看的书很杂,但看完之后心很安静。


看着别人的成长经历,萃取他的成功经验,规避他走过的坑。


看着别人的经验分享,想想或许将来我有一天也能用,虽然我不知道那天多久会来。


那时候,书就是我的一个伴儿,比男朋友好使,比同学亲近,比爸妈说的话更精准。


有时候甚至感觉,有些文字会跳出来,就像这本书给我的独特启发,让我觉得很暖。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03 以书会友的时光,是多么难忘


大学的那些年是孤独的,又是渴望能有个群体,跳脱这孤独的。


我报名的唯一社团是导航文学社,大家在一起读书交友。


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社群,也不知道什么是领读。


但我们每周都会组织社团成员一起读书分享。


一起聊聊自己的浅见,真的很浅,但至少能锻炼自己敢说话的能力。


那时候我不知道自媒体写作,也不知道写作能赚钱。


我每周在新浪博客上写一些读书笔记,每周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点读书感悟。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是读书会,怎么策划读书会。


我们七八个人,一穷二白。


满市区找赞助商做中秋晚会,满世界找报纸印刷厂,满学校找老师当点评嘉宾。


所以后来毕业时大家觉得走入社会很难,找工作很难。


职场氛围很不适应的时候,我们几个靠读书折腾的人,反而觉得很轻松。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04 毕业后的小助理,一路靠读书写作获得新机会


毕业后找工作不难,难在找一份钱多、活少有价值的工作。


但当年的我哪知道这个道理,寻思有份工作就不错了。


我找了一份钱少、活多价值度不大的人事行政助理。


第一份工作任务是让我打印一张A4纸。


问我半天儿能做完吗?但我又不敢反抗说,我2分钟能搞定。


那时候没人会重视我一个刚毕业的小孩。


也完全看不出来这孩子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除了有点喜庆、开朗,真是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了。


有一天,主任说这月给上级单位的投稿还没写,让我试试。


我说写什么啊,他说都可以,你试试吧。


我写了篇散文,讲的是秋天收芦苇后,农家把芦苇经过多道工序织成苇席的过程;


后来也写过不少类似的主题,写景、写情,写一些朴实的文字。


谈不上文笔多好,胜在真诚,有画面感。


从那之后,主任开始陆续让我写点其他报告、总结、会议通稿。


我也没想到,会因为这些很质朴的小短文,能获得一些被看重的机会。


一年后,我实在忍不了这月收入太微薄,工作量又太不饱和的生活。


跳槽去了一家礼品公司,还是做人事行政助理。


这次工作量本来也不多,但大家总能看见我忙完工作就自己在那看书。


所以把公司的内刊、图书角都转给我负责。


而我又做得很不错,于是当公众号、微博等公司自媒体账号准备运营的时候。


大家都说让我试试。


其实我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赶紧去研究拆解公众号的运营技巧。


爱读书的人,在大家眼里,等同于爱学习、能学会新东西。


所以那么多的好事儿,才轮到我头上。


一年后,我靠着自己的读书写作能力,不仅转岗成为互联网运营,而且升职做了运营经理。


不过这时候的我,还是个很普通的打工仔。


既没有大成绩,又没有特别的能力,只是很努力,很肯学,很吃苦而已。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05定位成一个行走的读书资料包,我用了10年扳回一局


有人说:布局决定结局。我想,是时候证明自己了。


于是,在2016年,读了很久书的我,决定用自己的读书能力,换回更多资源。


我先是报了很多课,在很多社群仅靠快速输出读书笔记,快速完成作业,成为优秀学员。


然后努力抓住每一个可能有用的机会。


比如某个社群说,需要3个同学写讲书稿。


书是什么我都没细看,赶紧抢上,然后熬夜去读书、写稿。


我第一场线下读书会,不到10个人来。


我才发现:你有实力,还得努力扩散。


于是我定下即便不赚钱,也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会读书的小目标,开始艰辛探索。


我讲了100多场公益分享。


我做了N期免费读书营。


后来我再做第二场线下读书会,来了100多个付费同学。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靠读书,我链接了百万自媒体大V剽悍一只猫。


成为剽悍江湖金牌讲书人,2018年剽悍牛人优秀奖。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靠读书,我链接了运营研究社创始人陈维贤。


成为北京分社负责人。


靠着社群领读接咨询、做培训、组织读书会、带拆书项目、做高复购的社群。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靠读书,我链接了电子工业、中国民族文化、人邮、领读文化、磨铁等多家出版社和图书公司。


那年母校校庆,邀请学长姐返校分享。


我有幸能回去讲一讲,如何靠读书扳回一局。


即便学校不顶尖、专业不领先。


我们还有机会靠读书能力,扳回人生的这一局。


读书有用吗?如果高考都不能改写命运,还要继续读书吗?


即便它比其他人生选择困难,但好在我们还有机会。


后记


有时候我妈开玩笑说:“要是你当年听我的话,复读,你现在何至于这么辛苦。”


我就笑着说:“妈,你当年要是上大学,可能我就不能投胎到你肚子了哈哈哈哈。”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遗憾,有后悔。


我们能做的决定,只是当初能想到的最好的决定,谁让咱们当初认知就那么高呢。


不过还好,随着我们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我们认知会提升。


那么,我们以后的选择,就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顺,你说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化生   剽悍   读书会   书柜   芦苇   社群   当年   房间   孤独   命运   努力   能力   同学   链接   机会   人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