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微创手术机器人,你听说过吗?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渗透,机器人行业迎来发展热潮,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

除了我们熟悉的居家扫地机器人、商场及酒店的引导机器人外,机器人也逐渐渗透到医疗领域。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你愿意让机器人为自己做手术吗?这项科幻般的技术尚未普及,但在资本市场上已经受到热烈追捧。

千亿微创医疗二级市场迎来“帽子戏法”,在接连分拆心脉医疗和心通医疗上市后,如今,微创医疗三度分拆微创机器人也上市了。

作为国产的手术机器人代表企业之一,此次微创机器人上市,对市场而言,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微创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来了!

11月2日,国内知名手术机器人独角兽——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机器人”, 02252.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也是港交所微创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并成为微创医疗集团旗下第三家成功上市的子公司。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此次IPO,公司发售价为每股43.2港元,开盘价为39.8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7.9%;此后,股价有所反弹,收盘价为45.8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

今日收盘涨2.87%报44.75港元/股,最新市值为426.54亿港元(约合350.7亿元),超过母公司微创医疗总市值(603.45亿港元)的7成。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微创机器人是由医疗器械板块曾经千亿市值的龙头企业——微创医疗(0853.HK)分拆出来的公司,此前微创医疗已经分拆了心脉医疗(688016. SH)与心通医疗(02160.HK)前后分别在A股科创板与港股主板上市。

微创机器人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同时也标志着微创医疗分拆上市“帽子戏法”,旗下已有三家上市公司,据说微创电生理也在推进科创板上市。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微创医疗机器人身后,是业内有着“黄埔军校”之称的微创医疗,一个市值曾高达1326亿港元的医疗巨头。

而微创医疗的故事要从一位60后归国科学家讲起——常兆华1963年出生在山东淄博,他在美学习、工作企业期间发现,国内医院大多依赖进口医疗设备。1998年,他辞去高薪工作,回到上海张江一间小工厂创办了微创医疗。

历经20余年,微创医疗成长为国内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作为一家平台型医疗器械公司,因旗下业务众多,微创医疗也一度被投资者戏称为“葫芦娃公司”。这些“葫芦娃”们或内部孵化,或体外收购。

曾经,市场也看好公司的商业模式,认为它能成为中国的“美敦力”。

但在集采阴霾下,微创加快脚步并购,对此市场上似乎有了不信任的声音。

反映在股价上,自6月高位至今,微创医疗狂泄44%,股价已跌近今年3月的低位。这当中自然有医疗板块整体大回撤的大环境影响,但就微创自身而言,股价大幅回撤背后,还有市场对于其并不乐观未来的预期。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不过,微创机器人的成功上市,让微创医疗又有了新故事可讲!

手术机器人素有“上帝之手”的称号,其以更精准、更微创、更简便的优势正颠覆传统医疗与重构未来手术。

手术机器人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升手术精准度和稳定性,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周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减少术者的辐射暴露等。

手术机器人的历史始于1985年创建的PUMA 560,该机器人可更精准地进行神经外科活检。

2000年,Intuitive Surgical Inc.开发的达芬奇手术系统获FDA批准。该系统最初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并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心脏瓣膜修复及妇科手术。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达芬奇手术系统经过几代升级后,目前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腔镜手术机器人。

除腔镜外,其他术式的手术机器人于2010年代开始迅速涌现,如脊柱、关节置换及泛血管手术的手术机器人。

随着全球手术机器人产业不断成熟,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2014年开始,微创医疗机器人在公司内部孵化,次年便独立出来。

微创医疗机器人创立于2015年,致力于致力于设计、开发及商业化手术机器人,以协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

目前,微创机器人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千名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该公司是全球行业中唯一一家拥有覆盖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专科(即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及经皮穿刺手术)产品组合的公司。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是未来手术的必然趋势,但这个市场还是个等待开发的处女地,在我国的渗透率极低。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拥有长远眼光和擅于谋篇布局的微创医疗集团将微创医疗机器人单独拆分出来,通过一系列资本手段试图将其迅速催熟。

从2020年8月至10月,微创医疗机器人迅速完成了A/B两轮融资,其中9月完成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最大额度的30亿融资,引入高瓴资本、CPE、贝霖资本、远翼投资、易方达资本等多家知名战略投资者。

不过微创医疗机器人虽然吸引了包括高瓴在内的诸多知名金主,但无成熟商业化的产品,微创医疗机器人至今尚无任何收入和销售成本,处于亏损阶段,微创医疗机器人2019年、2020年的亏损为6980万元、2.09亿元。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2021年首季度亏损约1.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62万元扩大3.9倍。据悉,亏损主要由研发成本和行政开支导致。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从研发投入上看,微创医疗手术机器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成本分别为6千万元、1.354亿元及9.01千万元。

微创医疗手术机器人预测,未来研发投入还将随着研发活动的增加而增加。

其实,医疗器械这个行业,规模效应是很重要的。只有营收规模起来了,集团才会自我输血运转下去。

迈瑞之所以财报这么好看,是因为有200多亿营收规模打底,利润及现金足以支撑其研发,并购,良性的循环发展。

目前微创医疗机器人已推出三款旗舰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三款产品均已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目前图迈及鸿鹄处于注册批准阶段,而蜻蜓眼已于今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首批由中国企业开发的商业化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近年来,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目前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增长潜力巨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统计,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并可能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

在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极低,202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为4.25亿美元(约27亿元);

但中国患者人数众多且对微创伤手术的需求旺盛,预期将以44.3%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38.4亿美元,同时,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有望从2020年的5%增长至2026年占全球市场的11%。

尽管有着巨大的行业空间,并不拥挤的竞争格局,优秀的商业模式,但微创医疗机器人距离盈利之路还有相当的距离。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这是微创机器人招股书提示的风险因素,也是所有未盈利生物科技提示的风险因素。

市场低迷,行业内卷,创新药械积极拥抱商业化,世界变了,但微创医疗还是老样子。

微创医疗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了,创新布局已经足够宏大,真正需要的进化的是补齐短板,在技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

一家可能永远无法赚钱的公司,如何撑起350多亿的市值?

另外,当下的微创,最最最需要的还是时间!

像心脉,神通,都是微创商业化能力的实际范例,无论盈利水平和增速,都是很漂亮的业绩。

像心通,电生理,机器人,不是你砸多少钱就能够商业化有多少进展的。手术渗透率的提高,医学学习曲线,这都需要时间才能指数级增长的。

总之,微创机器人未来可期,微创医疗需要好好沉淀一下了!

参考资料:

《微创医疗差一个库克》,阿基米德Biotech

《微创医疗回撤44%:拿什么来拯救你?》,格隆汇财经热点

《微创医疗机器人已通过聆讯——手术机器人首发龙头》,贝壳社

《微创医疗机器人,想成为中国版“达芬奇”并不容易》,阿尔法工厂研究院

《千亿微创医疗上演“帽子戏法”,分拆225亿医疗机器人公司赴港上市》,野马财经

《医疗器械巨头微创医疗分拆上市 微创医疗机器人如何撑起400亿港元市值?》,枫投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市值   达芬奇   公司   戏法   港元   股价   机器人   医疗器械   手术   美元   未来   医疗   全球   时尚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