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堂,大势已去

几家欢喜几家愁!

随着时间进入四季度中段,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僵尸”ST股正面临加速出清。

可气的是,上市药企财务造假不断,前有康美药业、后有辅仁药业,今有新疆同济堂。

同济堂,大势已去

继*ST新亿的长期财务造假落地并面临被终止上市风险后,*ST济堂(600090.SH)也被查出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当年,*ST济堂借壳啤酒花之后实现三年的业绩大涨,但随后两年就开始风波不断,业绩腰斩、债券违约、占用资金、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等等,那么,*ST济堂是如何步入此种境地的呢?

作为一家知名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从2016年借壳上市到股价跌入谷底、债务逾期等,对于投资*ST济堂的投资者来说,该公司的爆炸性波动可谓是源源不断向市场袭击。

一字跌停,*ST济堂拉响退市风险警报!

10月26日,*ST济堂开盘还是一字跌停,收盘报1.30元/股,总市值18.72亿元。

同济堂,大势已去

10月25日盘后,*ST济堂发布三份公告,包括关于公司股票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提示公告等。

同济堂,大势已去

10月25日,*ST济堂股价开盘即被牢牢“钉死”在跌停板上,报1.37元/股,公司总市值随之降至20亿元以内。

其实,*ST济堂“一字”跌停并不让人意外。

10月24日晚间,*ST济堂披露了其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告,以及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

同济堂,大势已去

*ST济堂爆雷的背后,是公司在借壳之后的疯狂举动:连续四年虚增超过200亿元营收,是上市公司最新市值的10余倍!

短短数年之间,*ST济堂从借壳啤酒花上市之初的417亿元市值高峰,滑落至目前不足20亿元的窘境。

如今,摆在*ST济堂面前的出路也许只有退市了吧!

上市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将会被强制退市,公司伪造银行回单,虚假陈述已经成为不争事实;

另外,公司过去两年财报均是无法表述意见,并在去年7月和今年4月两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触及退市规则;

最后就是,公司股票存在因连续20个交易每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而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虽说目前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30元/股,但如出现6个跌停,将低于1元。

目前情形来看,跌跌不止之下,*ST济堂的股价大势已去!

公开资料显示,*ST济堂全名为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而啤酒花1997年上市,是新疆较早的上市公司;

主营业务是药品批发,主要以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为主要经营产品,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购销差价、渠道服务收入以及上游供应商返利。

同济堂,大势已去

资料显示,同济堂创始人张美华拥有经济学博士头衔,并有海外留学经历。

2017年,张美华以53亿元的身价首次进入胡润百富榜,同年胡润发布的华中地区富豪榜中,张美华以67亿元身价排名21位,成为湖北荆州首富。

2005年,同济堂一度跃居中国连锁药店排行榜的第三名;2007年3月16日,同济堂登陆纽交所,融资1.2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本土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成药企业;2011年4月,同济堂被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与Hanmax Investment Limited并购,成为其全资私有公司,股票在纽交所停止交易;2016年,同济堂借壳啤酒花登陆A股。

2016年5月,借壳交易正式完成,张美华、李青夫妇正式入主啤酒花,啤酒花亦更名为同济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批发配送。

上市后,同济堂业绩表现不错,至少表上数据是这样的。

2016-2018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均保持增长。

然而,自2019年同济堂迎来“至暗时刻”,其营收、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根据年报,其营收为45亿元,同比下降58.50%;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下降77%。

到了2020年,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仅8.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0.14%%,而净利润更是亏损22.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03.10%。

此外,其同日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64亿元,同比下降91.97%;净亏损约3904万元,同比下降143.62%。

数据显示,借壳上市之前的2012年至2014年,同济堂营收分别为69.85亿元、69.44亿元和74.87亿元,净利润则为3.17亿元、3.34亿元和3.57亿元。

原本以为业绩垫底的同济堂只是路过一段坎坷的旅途,谁知道ta一开始就是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2020年4月27日,证监会对*ST济堂立案调查。历时一年半,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ST济堂可谓是劣迹斑斑:

根据告知书,2016年当年,*ST济堂便开始了虚增营收等涉嫌违法之旅。

同济堂,大势已去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ST济堂分别虚增净利润6.8亿元、7.01亿元,6.08亿元、2.99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90.43%、120.65%、107.61%、226.52%,4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多达211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达28.13亿元。

调整后,公司2017年至2019年实际净利润将由正转负。也就是说,公司净利润连续4年为负。今年上半年,*ST济堂继续亏损5900万元。

此外,*ST济堂控股股东也在借壳后不久便开始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擅自变更募集资金使用用途等。

康美药业、康得新等财务造假公司尚历历在目,现在*ST济堂也因财务造假而收到证监会的处罚事先告知书。

同济堂,大势已去

春江水暖鸭先知!事实上,这几年*ST济堂可谓熊气十足。

过去5年(2016年-2020年),*ST济堂股价连续下跌,期间累计跌幅高达92.96%。

同济堂,大势已去

如今,“美丽的光华”褪去,昔日的同济堂也沦落到退市边缘,张美华等人希冀通过财务造假编织的“资本梦”,最终被监管重拳击碎。

*ST济堂、*ST新亿(600145.SH)这两公司均已触碰到监管红线,相关罚款及市场禁入措施在所难免,只苦了众投资者们。

截至6月底,*ST济堂拥有5.13万户股东,*ST新亿拥有2.38万户股东。

同济堂,大势已去

从“天眼查APP”了解到,公司目前司法风险254条,经营风险55条。

公司重要股东质押比例最高的是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其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8.62%,已经接近极限。总体来看,公司的股权质押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公司2021年中报资产负债率达40.16%,有点高。其中,有息负债率达43.53%,11.74亿元的有息负债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利息支出压力。

短期负债方面,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比为9.58%,货币资金等资产严重不足,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十分巨大。

贪婪是投资中的大忌!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想逆市而为,有人更把目光投向*ST济堂一元以下反弹机会。

这种高风险博弈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仅仅是一场豪赌,理性分析一下,一字跌停中,谁又能够逃出生天呢?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多家知名药企也曾因财务造假发生爆雷,除了新疆同济堂,亚太药业、重庆博腾制药等也被查实造假行为。

不得不说,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恶意规避退市等行为一直是“零容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4家公司退市,其中主动退市1家,重组退市6家,强制退市17家。2019年以来强制退市公司家数已是之前10年总和的3倍多。

同济堂,大势已去

如今拉响退市警报的*ST济堂,怕是大势已去,这次估计是真的悬了!

参考资料:

《造假28亿!24年老股票要退市了》,东方财富网

《24亿化为乌有,*ST济堂或将被强制退市》,21世纪经济报道

《退市警报拉响!证监会查出连续3年虚增利润,这公司面临3项退市风险》,中国证券报

《监管重拳击碎资本梦!这家公司借壳上市后便造假,连续四年虚增收入,退市风险一触即发》,上海证券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同济   跌停   啤酒花   大势已去   新疆   证监会   净利润   股价   公司股票   股东   药业   上市公司   业绩   风险   财务   时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