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过节“吃酒水”

乡情散文:过节“吃酒水”

乡情散文:过节“吃酒水”

文:丁晓光

  中秋将至,又到了该走亲眷“吃酒水”的时日了。

  “吃酒水”是本地人对于赴宴的俗称,是亲戚朋友之间必不可少的聚会。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对于这事都很慎重,丝毫不敢有所怠慢的。一是,不能薄了邀请者的面子;二是,不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失了份儿。

  到了该出发的日子,大人们早就穿戴整齐,挺括有型,也将孩子们打扮得山青水绿,俨然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儿,怀里当然揣着早准备好的.礼金,提溜着几份点心,几分情意,欣欣然走在了“吃酒水”的路上。

  逢人问起“干啥去呀?”爽快地称“呵呵,‘吃酒水'去!”欣喜中带有几丝自豪更捎带几分期待。

  到了那儿,早就有人在那迎接了,相互寒暄,嘘寒问暖。接着,主人或递上根把当时流行的香烟,或倒一杯几片叶儿的茶叶水,请来者入座休息。不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抑或圆子便摆在客人的面前。这是真正宴请的前奏,所谓的“热身”。

  那时的宴请,拿现在的说法,充其量不过是如今的家常便饭而已。一碟花生米、一盘咸鸭蛋、几条小鲫鱼、数块酱猪肝就可当凉菜;走油肉是舍不得整块上桌的,将它们切成若干小块,或是炒大白菜或是炒竹笋,算是不错的主菜之一了;一只三黄鸡可以制成白切鸡、鸡杂小炒、鸡骨架汤,一菜三吃,真正佩服那些草根厨师们非凡的智慧。

  当时“吃酒水”,一般不会去镇上的酒店,大都请厨师在自家庭院搭棚烧菜,三五口大锅,千八百碗碟,数十张八仙桌,和来赴宴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特有的乡村宴请图,成了心中隽永的记忆。

  宴请要真正开始了,人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礼金,一只包裹的很整齐的红包。其实,在赴宴前,亲戚朋友早就商量好具体数目,不能到时你多我少,反而闹个不愉快。每到那时,平时节约惯了的人们,显得潇洒大方,唯恐自己在亲戚朋友面前失了应有的份儿。直到向主人递了礼金, 这顿饭才能吃得利索,心安理得,不然总觉得欠了人家似的,如坐针毡。

  岁月真的好快,一晃自己将迈向知天命了。上月赴祝桥孃孃儿子婚宴,真正体验到了如今“吃酒水”的豪华和气派。地方换了,在知名大酒店,富丽堂皇;菜肴换了,那是山珍海味,澳龙鱼翅;品味换了,玫瑰香槟红毯,豪车美女……唯独没变的还是那股浓浓的亲情,依旧萦绕,那样亲切,那样温馨。

   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酒宴似乎还少点什么,细细想来,缺失了原有馄饨圆子的味道,于是我在心底嘱咐自己,女儿婚宴一定要加上这两项,让亲戚朋友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再咀嚼一下那份淳朴厚重的乡情!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乡情   酒水   圆子   乡土文学   切成   亲眷   鸡杂   礼金   份儿   馄饨   婚宴   厨师   亲戚朋友   散文   公众   面前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