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废品收购站

废品收购站经历过物质匮乏岁月,也闯进了市场经济时代。倘要说出其间差异,儿时的那家是国营的,历经了数十年,如今已承包给个体户;相同的是,它仍不被商家闹市青睐,仍位于萧落的“宫口”河边。

早期,那一带是货栈码头集散地,也许便于收购,继而可以通过水路,经内河出海,运抵那些大中工业城市回炉再生。我小时候去过那家收购站,店铺又大又深,显得昏暗,似乎不止一位店员。

城市里的废品收购站

那时,三餐都是淡菜粗饭,很难吃到油气食品,小孩身上也仅有几角上元的“压岁钱”。那时最大的奢望,是盼到学校远足,才能吃上一顿自带的蛋饭或几块糕点。至于点心与玩具,与那个时代的童年无缘。也许因为饿得发慌,我才悄悄摸进那间堆放杂物的储物间,搜索具有价值,可供收购的废品。记得我找到了一只老旧的小茶壶,银灰色,沉沉的,大概是锡的?于是换到了一笔从未有过的零用钱。

那时,小学附近有几副零食担。那位高大的胖女人,用宽口矮个玻璃瓶装着各色自制糖果,虽缺包装,却挺耐含好吃。那瘦个红糟眼女人,是我班上一位同学的母亲,专卖炒蚕豆,那蚕豆黄中透黑,脆中带香,每小碟一毛钱,每小盅三毛钱。有位绰号“橄榄哥”的,也是同届一位男生的大哥,他自制加工当地青果,如橄榄、余甘、杨桃,酸、甜、辣、涩都有,除了定价出售,也可抽签数点,拼输赢、看你手气口福如何。

我总认为,与废品收购站打交道的,大概都是当时社会上某些特殊的群体:孤苦的,失落的,无奈的,卑贱的,勤俭的……

前年隆冬,那位蓬头垢脸的单身流浪汉,在街头巷尾东躲西挪数日后,最后看好这收购站的后门墙角,那堆着大袋小包的“货物”间还有的一个空位,犹如人工自然的“安乐窝”。这偌大的老镇新区,只有那店容纳了这位异客。这藏污纳垢的场面,多少有伤现代文明大雅形象,当然只许安置于偏街后巷。这店面如此狭仄,但经营的种类更杂,范围更广,除了传统项目:废铜、烂铁、破砂、坏铝、余锡等金属制品,还有纸类、橡胶类、毛皮类、塑料类,又增收诸如泡沫、瓶罐、石膏等几乎可以回炉、复制、仿造的原料与制品。这些废品需要及时回收,整理,归类,汇拢,又分期分批装卸、储运。于是,早前每天或隔天一次的整理作业,改为当天数次。

店里由一瘦一胖的夫妻经营着,或许是转岗分流的人员,还是接班顶岗的职工?每天,店里的什物从杂乱到有条有理,从零散到成堆成捆成包,从肮脏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从凝重到条分缕析、分门别类······那男的,不停地站、弯、转、蹲、敲、拆,以至偏了头,曲了腿,驼了背,瘦了身。那女的,扎着围裙,套着袖套,没休没假地打包废纸箱子,一个个折好、捆在一起,暑天一身汗,冷天一身气,那油亮乌黑的辫子花白了,那圆滑结实的双手裂了,那白皙秀气的脸庞皱了······

城市里的废品收购站

好不容易有了空闲的时候,那男的搬出来一个破的皮沙发,虽然相貌老旧,沙发皮有些斑驳,但一看就有老式的舒适。把它搬到树底下,整个身子舒服地卧宽大的沙发里,翘着二郎腿,吹着风。

城市里的废品收购站

《一点就到家》剧照

这种超负荷、超强度的运转、经营,其效益肯定不差,其生意肯定火爆。但为什么几十年仅此几家?偏偏没人师从?没人效仿?没人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收购站   废品   淡菜   条分缕析   暑天   什物   藏污纳垢   有条有理   青果   冷天   小碟   蚕豆   橄榄   店里   沙发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