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2009年入选篇

22.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种类繁多,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23.羌年

羌年(羌历年),羌语称日麦节、日美吉,意为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3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的传统节日,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节日。羌年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持续到十月初十。羌年,是集祭祀、歌唱、舞蹈、技巧表演、知识传授、服饰、羌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

羌年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还愿敬神”和“吃筵席”两个阶段,十月初一之前,整个羌寨就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外的羌族人纷纷赶回家。活动有祭天神、祭牛神,以祝祭降福、禳灾庆吉。祭天神、祭牛神有一天集体祭礼,同时各户还要各自祭祀礼拜,还要饮酒、轮流宴客(以寨为单位),跳沙朗舞,举行各种欢庆活动。

羌年,据说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天神的幺女儿木姐珠爱上了人间的羌族小伙子斗安珠后,便不顾天条律令,执意下凡和他结婚。一到人间,她就把出嫁时父母赠送的树种、粮种种植在山野田园,把牲畜放入草地,到了秋天,树种很快就长成了森林,粮种带来了五谷丰收,畜禽也生长兴旺,人类繁荣昌盛,大地一片生机。木姐珠为了感谢父母恩惠,就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把丰收的果实、粮食、牲畜摆在原野祭祀上天,表达心中的感恩情怀,以后在每一年的农历十月初一都要举行相同的仪式。从此以后,羌族人民就把这一天作为自己的节日。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24.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仪式和各种节日,特别是婚嫁场合。

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口传心授,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为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这些图案还对海南岛的五大方言进行了区分。

黎族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就懂得了用木棉纤维纺织衣服。至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岛夷”指海南岛黎族先民,“织贝”是棉织品。可见黎族在战国时期前已掌握了棉纺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包括纺纱、染色、织布、刺绣四大工序。

纺纱:即把棉花脱子、抽纱,把纱绕成锭。

染色:传统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

织布:用踞织腰机进行织布;腰机简单轻巧,容易操作。

刺绣:传统刺绣有单面刺绣和双面刺绣两种:刺绣的技术可根据针法、绣法和面料分为三个层次,把绣法、色彩、图案三者结合为一体。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黎锦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25.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桥址、建桥台、测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马腿、架桥屋等重要步骤,其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省两地。木拱桥由桥台、桥身(包括拱架、桥面)、桥屋组成,有单拱、双拱和多拱之分,桥身如同彩虹,故又称“虹桥”。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其可考证的历史有900年之久。最早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木拱桥是中国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其桥无柱,居然单拱跨越宽达16.6米宽的汴河水面,宛若长虹。并承受了桥面上巨大的载重。到了明清时期,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中国南方的福建、浙江等地流行,且工艺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加盖廊屋、增加剪刀撑等。特别是清代,浙江、福建境内木拱桥分布更为广泛,达200多座,以此为生的工匠有500多人,工艺世家有30多支。

在中国现存木拱桥不足100座,在浙江省泰顺县境内有15座国家文保单位的木拱桥,福建省宁德市境内有54座。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黎族   羌族   海南岛   中国   藏戏   图册   拱桥   浙江   祭祀   刺绣   染料   技艺   文化遗产   面具   图案   仪式   名录   物质   传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