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 海防故地

达濠旧属潮阳县,潮阳龙首北昂,神山南伏,左右皆山,前后皆水,濒临大海,控制粤洋东路。宋代留存下来的军事相关石刻、明清时期的汛防、墩台、炮台、水师达濠营、 招宁司巡检署、达濠古城,都说明濠江从宋代起就已是海防要塞,是将近千年的海防故地。


濠江南有广澳,北有磊口,皆是航海者往来湾泊之所,因此也多为盗匪贼寇侵扰之地。河渡营盘山位于南山湾与广澳出入南海的咽喉地带,是进入达濠以及潮汕腹地的门户, 称河渡门嘴。此地是濒海制高点,地势险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自宋代开始,营盘山上就有军事设施。位于河渡营盘山的“威武寨石刻”“威武寨军援记事石刻”及“威武寨凯旋记事石刻”详细记载宋皇祐四年(1052年)州治援助威武寨军兵、战船、粮食、军需品等活动和御寇情况,足以说明河渡威武寨自古在沿海军事地位上的重要性,有力地印证了近一千年前达濠岛上的军事、人文活动。


濠江 海防故地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潮阳县志》疆域全


南河渡,北磊口,磊口门与赤沙汛相对,扼濠江上游,南通达濠,这两处历来为达濠海防最要。自古以来,磊口亦为大海门庭,位于磊口的摧锋军记事石刻,刻于宋景定四年(1263年),石上刻“摧锋军伦黄景定四年十一月念九日部兵抵此”字样,记载摧锋军抵达磊口的时间。摧锋军、驻地在当时州治北的金山上, 称摧锋寨,潮州境内每有异动则发兵前往。磊口当时正属于远洋僻壤之地,海盗经常出没。


据《宋会要辑》载“广南有摧锋军,专以防盗”,摧锋军的日常职能是防捕海盗。时 摧锋军抵此,当有兵家之警。


濠江 海防故地

澳头升旗山上刻于明洪武九年( 1376年)的震武寨石刻,震武寨旧时是海防烟墩点


澳头升旗山,南临大海,明清时期盗寇活跃之地,登临山顶,可纵观海面船只。由石刻可知,明代洪武九年(1376 年)此地建有震武寨,在此建寨,可扼守制高点,监视敌情。清代,震武寨成了海防烟墩地点,称为“烟墩城”。


汕头开埠后立旗杆于“烟墩城”上,进港的轮船先由烟墩城升旗, 报告入港船号,通知海关派引水船出港导航。原有营房二间,碉堡一座,石刻旗杆仍在, 其他只剩残基。褐色的铁制旗杆依然耸立山顶,从旗杆裂缝长出的翠绿榕株,在这安逸祥和的时代,悠然远瞰海阔天空。


濠江 海防故地

四顾台今只剩下石刻一方,原台设于三遼乡铳城山上,取“总截滨海要路,四顾海澳”之意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为加强海防,潮阳县在达濠三寮村南的铳城山上修建了四顾台,并派兵驻守,抗御海盗,匪焰遂大敛。如今四顾台遗迹己湮没,仅存摩崖石刻一处, 迁至三寮(今称三遼)乡入口处,“此台总截滨海要路,四顾海澳。东顾莲澳,东南顾广澳, 北望马耳澳,西应河渡门,五顾无遗,一方保障”,石刻内容主要记述明天启年章邑侯朱本吴修四顾台事迹,以及四顾台所在位置在海防要塞的重要地位。


除了这些石刻映证当年海防措施,明清时期还设有炮台和汛营,整个潮阳县当时汛营炮台众多,达濠就占了磊口汛、磐石汛、狗母涵汛、沙浦汛、马涪汛五处汛防。几乎是十里一炮台,四面皆汛营。


康熙元年(1662年)提督杨遇明巡勘滨海,始创墩台,后又增筑兼设汛防墩台,时潮阳环山面海,营卫森严。康熙二十年(1681年)建达濠营守备署,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三员,额外外委一员,战兵六十六名,守兵一百九十二名。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军装库,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奉旨于招收都建达濠城,把守备署和军装库围建在达濠城内。达濠古城成为招收都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同年建河渡炮台、广澳炮台和莲澳炮台。


今河渡、广澳炮台仍存遗址,莲澳炮台已废。广澳炮台位于广澳村广澳山上,三面环海,地势险要。炮台坐北向南,原有营房18间,炮8尊,现已荒废,只剩基座和一个炮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两广总督杨琳奏请清政府准其在两广各属要隘可 以泊船登岸并有淡水可取的地方添筑炮台获准后,遂于当年在广澳山上筑建广澳炮台。广澳炮台是清初潮州府的海防军事重地,也是广东省现存的重要海防遗址。残存的墙基 下部巨石砌筑,上为贝灰沙夯筑,风化的墙面上留下了岁月的爪痕,黄土荒草,在呼啸不绝的海风中遥听当年的战事。


相比广澳炮台,河渡炮台外围墙保存较完好,炮台内仍有营房矮墙遗迹。河渡炮台, 西俯河渡门,与东屿、西屿隔水相望,扼濠江通南海咽喉。在1988年《达濠区地名志》 中记载,在河渡营盘山发现一块明代石碑,碑首篆刻“鼎建河渡、三寮、磊口层台颂碑”, 但碑文内容字迹已模糊难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部队曾在此设哨,并增设一碉堡。如今残存的墙垛满覆藤蔓,野草丛生的营房内,古榕占据了最高的墙角,遥望碧海滔滔,无人来扰。


濠江 海防故地

广澳炮台遗址,现只残存的一圈墙基和一个炮眼



濠江 海防故地

河渡炮台上的营房遗址


同在广澳村的莲澳炮台,与南澳岛隔海相望,1939年日军轰炸汕头,导致遗址被毁殆尽。宫鞋石在磊口之东的碧石,与沙汕头炮台对峙,商舰由洋路竹洲门入必经于此。 宫鞋石炮台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辛亥革命后,仍驻过兵,后荒废。苏安炮台, 位于磐石苏安村(今红星社区),与金平区崎碌炮台隔海遥对。清咸丰、同治年间,与崎碌炮台俱由潮州总兵方耀营筑,苏安炮台今遗址不存。


千年岁月,沧海桑田,炮声号角已然远去,海防故地仍秉承着其光荣使命,继续守卫南海一隅。



濠江 海防故地

| 信息来源:区委宣传部、濠江区文化馆、《发现城市之美·濠江》(世界知识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海防   两广   潮阳   炮台   磐石   滨海   南海   汕头   营盘   旗杆   营房   故地   石刻   威武   遗址   时尚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