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澳角古炮台


  澳角炮台是惠来县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旧时承担着潮汕沿海一带的安防军务,是抵御外来侵略而建筑的军事基地。

惠来澳角古炮台


  据《惠来县地名志》记载:“澳角,依山临海,系岬角地带,宋代蔡许廖蒋诸姓来此定居,因村地形似凤凰,故名凤山。后黄姓迁入,认为村前澳内一巨礁,形若椽(黄),故又称香黄澳。明代万历八年(1580),由于海寇侵扰,附近较小村落村民,先后迁聚香黄澳,遂成大村,万历十四年(1580)因地为澳湾岬角,改称今名”。

  澳角炮台,原称澳脚炮台,乡人称“营盘”。位于惠来县城南二十里的澳角村西北侧海边高地上。东至溪东炮台5里,西至神泉炮台5里。据史料记载:澳角炮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防倭寇而建。原设置炮6尊,营房7间,专防外委1员,台兵18名,属南澳镇海门营。

惠来澳角古炮台


  炮台门朝东,面临溟渤。四周贝灰夯筑完整,上有城堞、炮眼及人行通道。东西长22.5米,墙高5.8米、厚2米(西墙厚4.5米),人行道1.3米,总面积312.83平方米。炮台朝南开一拱门,上炮台设置有楼梯,以便兵士登台守备。炮台南端有一炮洞,1938年日军舰在神泉海面外围向澳角炮台开炮,当时炮台南端被炮击中,遗下两个洞口,一洞尚存。一洞因靠近原炮台门口,修复时被扩建为拱形门。翌年五月初九,日军又用飞机轰炸沿海民居。澳角炮台成为日本军队侵华的罪证。

惠来澳角古炮台


  澳角炮台做为当年架设火炮的台基,这里是惠来县沿海进可攻退可守的一处战略要塞,犹如中流砥柱,是惠来县沿海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雄伟的炮台显得有点残破,但宽敞的前埕树木茂盛,绿草丛生,更显这座古建筑的飒爽英姿。2012年10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唐兹成

来源:揭阳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炮台   惠来   南澳   东至   凤山   潮汕   海门   拱形门   海寇   炮眼   茂盛   岬角   惠来县   日军   万历   沿海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