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一阵子女明星代孕弃养的新闻满天飞,大家自己看热搜即可。


我来说说本周他们在美国开庭的录音,有意思!


把结论放在前头:


张恒这个人厉害的,英语听力好,表达不错,沟通交流有技巧,更懂得美国文化软肋,最后连法庭的内行套路也用上了。


相比之下郑爽屡屡踩雷,有律师也白搭,张恒这一手牌打得稳稳的。


为什么这么说?


仔细听他们的法庭录音就知道了。


不看八卦只想了解美国法庭翻译咋回事的读者,


欢迎直接扯到结尾处。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事先声明一:作为一名热爱法律的语言书呆子,笔者只对牵扯她案件的法庭翻译感兴趣。


事先声明二:我听到的录音只是节选,切割成小段并不完整,而且网络的确有时滞造成沟通障碍。我不是法律专家,我仅仅谈听清楚的翻译部分。


在今天这帖当中,你会读到:


1 翻译翻车现场


2 美国法庭翻译的基本素质


3 美国的抚养权通常怎么判


首先说,双方的法庭翻译真都不怎么样。


估计只传递了法官的话的80%。要知道法庭翻译出错个5%都容易有严重后果。而且这些翻译还在过程当中自作主张“概括大意”,或者就干脆答个yeah~(但撞大运还真蒙对了。)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新闻报道中说这两位翻译是本地华人,可是听得懂英语和中文的人,不一定都是翻译!是翻译的人,也不是人人都了解法庭翻译。


再说一点点背景:美国司法系统其实有专门的法庭翻译认证,这个认证需要集中学习和考试。之所以我稍微了解,是因为俺也是扯了这证儿的人~


在曾经一段时间内,我也比较密集地从事法庭的中文和英文翻译(主要是交替传译),大多数案件和离婚以及抚养权有关。当然,我毕竟不是律师,而且科罗拉多州的法律也和我当时所在的夏威夷州不同,大家关注翻译的部分即可。



1 两位翻译让法官很抓狂,法官多次说No.


‍⚖️ 法官:Did she ask you to come back to China?


翻译:有没有要求你回到中国?


‍ 张恒:有。


‍ 翻译:Yeah.


‍⚖️ 法官:… you to obtain passports for each of your children with or without the mother’s cooperation? Will you be able to get passports for them?


翻译:如果说你有得到本法庭的命令,准许你替孩子申请护照,不管是有孩子没有母亲的同意的话,你就可以申请护照是不是?


(能看懂意思的读者请举手~反正我举不起来。)


张恒:您能不能重说一遍,刚才被打断了。


翻译:(囫囵不清了一小句)问题是说啊,如果说你得到了法庭的命令,然后你在没有命令说可以(听不清)申请护照,那么没有母亲同意的情况下的话,就可以申请护照是不是?


(请问,谁看得懂这段翻译的中文?谁看得懂?我反正看不懂,我估计张恒也很难懂。果然……)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张恒:(尴尬4秒钟)我没有很听懂(带苦笑的语气)


翻译:…. the question


(翻译自己也没听懂吧)


‍⚖️ 法官:OK, you understand that if you have an order from the court, allowing you to obtain passports for your children that you’ll be able to do that.


翻译:是不是说如果你有本法庭的命令,准许你接孩子申请护照的话,你就可以申请护照,对不对。


张恒:对。


—— 这位翻译对于中英文当中语序的颠倒已经完全神魂颠倒了,导致客户无法听明白他的意思。我没有看见视频,但直观地推论是,这位翻译有可能并没有做任何速记。


交替传译最优势的地方,就是可以让翻译做相对精准的笔记,这样的笔记可以让翻译在输出另一门语言的时候能够更加逐字逐句精确地翻译。


在法庭翻译当中,普通翻译“信达雅”境界当中的“信”,也就是 accuracy 被摆到第一高的位置。因为一点点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差池啊。


这位翻译根本就没有做好精确翻译的准备,从他的慌乱输出就可见一斑。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2


‍⚖️ 法官:(已经说了第一遍问题)


翻译:当郑爽还在中国的时候,让她做一个心理状态的评估。


张恒:你是问我……就是……我没有明白,她在中国的时候,我没要求她做一个心理评估。


翻译:(这一段听不太清,但是翻译在和法官确认)…… psychology in China?


‍⚖️ 法官:No! (法官已经很大声了,而且有点不耐烦的语气了)No, my my question waswould it have been difficult (瞧这个时态 would have been 结构!)to have a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for a proceeding in Colorado when she was in China? (法官说话已经慢于其他句子了。)


翻译:是不是比较困难这个、这个法庭在科罗拉多进行,她在中国?


(大哥!这个是什么语序!你是不是只有1秒钟的记忆?)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张恒:是的。


翻译:Yeah! (宇宙撞大运第一名,反正说yeah就行了。)


—— 这位翻译之所以翻译混乱,除了刚才的不记笔记的猜测以外,我觉得他可能也没有经过正规的lap的训练,即 lap of 1, lap of 2, lap of 3 这种等待三个单词之后再重复之前的词,然后叠加新词一起说出来的记忆练习。


这种练习通常在同声传译当中更常见,就是为了应对语序和中文刚好相反的语言,锻炼翻译能够先记住3-7个字(最强的翻译可以一字不差的记住7个字,然后边输出翻译的语言,同时输入一个字不差的源语言。)


由于他记忆不过关、又不记笔记,导致自己几乎就是把汉语按照英语语序一股脑倒出来,造成了“每个字都是中文,放一整句无法理解”的壮观景象


3


郑爽:……才知道我的孩子到底是在哪里,然后会觉得所有的说法让我不能够接受,我自己的孩子的抚养权力,因为我第一次才知道关于他们的信息。(这个郑爽的中文语法,也是给翻译巨大的挑战。)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翻译:(硬着头皮来吧)That was the first time I heard about uh uh any uh about my children. At the time I was not really determined what I wanted to do.


—— 大家都是中英文都可以看懂的人群,发现了么?这个翻译脑补了郑爽前言不搭后语的中文,然后给了法官一个“犹豫不决”的母亲的形象。


郑爽:所以我请求了法律援助。


翻译:So I request for legal consult.


郑爽:然后……


张恒:Objection your honor. Obje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last testimony. Uh I think the whole structure is confused.


(这一段我不敢确定是不是张恒的声音,因为毕竟是网络流传的录音,但根据音色和带有略微普通话的口音来看,应该是张恒自己说话。我的推测是,他已经看不下去翻译了,于是自己上了。根据凤凰网的报道,说张恒在后期和对方翻译吵架,我推论此处也应该是张恒,参考 https://i.ifeng.com/c/84pX0v7lEOT)


郑爽:很明确地得知现在我的孩子以及张恒是在丹佛。


翻译:When I receive the letter, I realized that too.. and also other children were in Denver.


郑爽:我所有的等待都是白费的。


张恒:Your honor, your honor. May I confirm with the interpreter I have an objection for translation. 他刚才讲是第一次得知,第一次没有翻译出来。


翻译:I did say it previously OK? 我刚才我已经讲过。(后面听不清,但是翻译和张恒之间有大量的overlap,是要吵架的前奏)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张恒:Your honor, I think the interpreter get uh, uh, I don’t know… offensive and argumentative with .... I think it’s just a usual proceeding just to ensure there’s a fair translation. Can you maybe just instruct the interpreter cooperate with the proceeding?


‍⚖️ 法官:OK, so …


估计此时法官——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 这一段如果真的是张恒自己说的,那就太精彩了。


—— 这一段如果是他的律师说的,那就证明张恒请对了律师。


—— 为什么这么讲?大家接着看:


首先,在双语法庭上,行家里手会用“攻击”翻译的做法为自己增加筹码。


攻击翻译并不准确,但法官其实也无法判断,是不是?但是会让对方在陪审团或者法官的眼里失信。


但翻译也很老道,在攻击面前力挺自己。不过的确他也翻译了first time,只不过郑爽的中文逻辑混乱真的太混乱了。


其次,之前张恒说郑爽虐待,这个在科罗拉多这个爱狗的农业大州是非常不讨喜的“劣迹”。虽然郑爽的律师提出了反对,反对也成立,但是 guess what?有时候话扔出去了,坏印象就已经在了,所以张恒种了一个种子。


讲真,他的英语口音、法律用词的语域高度、流利度,让我深深怀疑 —— 这男的什么背景?


简单百度了一下,貌似这位张先生是在美国念的大学。


——OK,这样一来就解释得通了。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第一,翻译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时候,他苦笑。


第二,使用翻译,当翻译不好的时候,直言“我没明白”,这样翻译就可以再传话过去,让法官再说一遍。这也是对话技巧,其实还挺机灵的。


第三,翻译实在不行的时候,取代翻译,攻击翻译,这个段位高。


第四,深谙美国文化“爱狗”的特点,放出“虐狗”的小细节,并且在其他谈话当中提供大量和孩子互动的细节。


OK,下面是我短暂地美国法庭做翻译时的一些心得,结合这个案例跟大家也来念叨念叨:


1 在美国,法庭翻译是免费公共服务


几乎在美国所有州的各级法庭都会给大多数常见语言提供翻译,这些费用都是法庭付。当然也有一些律师会自带翻译,最后转到客户的账单上。


法庭翻译薪水基本上是慈善价格,每个小时25-45美元不等(按照资历和本州最低薪水来定)。私人律师的翻译通常价格在每小时80-200美元,根据案件的重要程度还有翻译的水准而定。


很多在美国的华人并不知道这是免费提供的公共福利,结果就自己上!其实法律词汇和普通日常差别还是很大的,聪明的当事人即便自己双语均可,也会申请翻译。


例如张恒这个例子,如果后面的录音是他本人说话,那么他其实是能听懂且流利表达的,但也会找翻译。


2 法庭翻译也是争辩的杠杆


尤其是涉及双语的案件,到最后总有一招是攻击翻译。例如在这一次案件当中,郑爽强调翻译不好,要求推迟。


但是通常法官会驳回,原因有二:法官不具备外语知识,无法真正判断;法庭翻译多少也是自己体系的人,一般不太会说自己人不好。


但是张恒的做法很老道,在庭上攻击对方翻译(尽管攻击得不在点子上),通常可以在法官心目中有投射正面或者负面印象的作用。


3 抚养权到底怎么判?


我自己参与过的法庭翻译里有三分之二都是抚养权问题(另外三分之一是交通罚单上诉),家庭类案件通常能审一整天!郑爽和张恒这个案子据说是9个小时,一点都不奇怪。


在美国(其实世界各国都类似),法官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哪一位家长会对孩子的未来更好,只能说对孩子更好,绝不一定是更有钱的那一位。郑爽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获得抚养权。


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个问题上,郑爽也踩了一个雷。法官问,你为什么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没有来?她先是语无伦次,然后说:我不能放着中国的员工之类的不管……(大概是这个意思,我没有听全)。


这个就直接被毙掉了,也就是说:你的工作比孩子重要。


外加,她之前的媒体上的各种录音以及疏远的行为,都不太利于她获得完全抚养权。估计到最后,张恒还是会获得居住抚养权,郑爽可以有探视权,说不定还要付抚养费(嗯,在美国,比较有钱的一方要给另一方钱,女方赚得多就得女方掏钱。)


4 英语好太重要了,

要加上懂美国文化,就稳赢了


张恒的表现很内行,对答很流利,有小意外也可以应对。而且还能利用到文化和法庭制度的杠杆,最主要的是:他先和孩子们在一起,造成了一个既成局面:就是孩子们和爸爸生活着。通常法庭也会惯性“维持现状”。


这里要PS一句,川普的前任老婆在一本指导女青年如何应对离婚的书里,就提出过非常切实的建议:和老公闹翻之后,一定不能搬离居所!即便这个死男人带着新女友来恶心你,也不能搬走,因为谁住得久,谁就容易拥有“维持现状”的能力,房子“一站到底”的那一位就容易得到房子。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好吧,今天唠叨了这么多,真的不是对明星八卦有什么兴趣,只是老本行又犯了。


我很有可能有疏漏,而且对当事人的八卦真的不那么清楚,我们此处仅讨论一下语言、法庭翻译、以及一些美国法庭的小常识,如有纰漏,望读者们多交流指教。


最后我要说:离婚真的好麻烦。


我是亲身“经历”了好多次离婚,就坐在法庭上,一句一句地翻译他们彼此攻击的言语,一句一句地翻译他们毫无逻辑的借口。


文艺女青年如我,每一次写笔记、做口译的时候,都感慨:孽缘啊!


他俩在法庭上不是来说理的,只是单纯为了让对方更痛苦,可是自己也痛苦。


英语不好真吃亏,翻译不好真倒霉


希望对方痛苦的手段常常是:希望剥夺对方的抚养权和探视权。


这样的做法往往徒劳。


讲真,除非一方有严重精神问题、酗酒、可能伤害孩子的行为时,才会被剥夺一切和孩子接触的权力。一般情况下,都最终共同抚养,轮流探视等。上法庭真的是爱恨情感无法切割的结果。


PS:还有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证人,老人家真的非常稀罕孩子的抚养权,有时候在庭上声泪俱下,看着好心疼,讲多了都是泪,哎。


最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普通人三点:


1 认真学英语,

2 谨慎找对象,

3 好好过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英语   科罗拉多   语序   抚养权   美国   护照   中文   法官   中国   吃亏   法庭   案件   不好   语言   律师   孩子   笔记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