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近年来,国内举办的各类书法比赛中,频频被曝出抄袭的作品,因而被取消比赛资格。在2021年初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作品展览上,有几位作者的作品因为涉嫌抄袭被网络爆出,在书坛受到极大的关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师、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锦溪被曝抄袭他人作品、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筱丽,因抄袭他人作品被停职检查,并被退会。有的人可能不太理解,学习书法不就是临摹作品么?怎么这还有抄袭一说呢?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一、我们首先从古人的作品来谈起。

我们知道在书画和工艺界有一个名词叫作:赝品。这就是指仿照原作者的成名作品而精心临摹出来的作品,从赝品本身的水平来看,能够做到和原作者几乎一模一样,有的水平甚至高过原作者,但是都不为人所接受,这种情况说明什么呢?其实说明了在古代人们也很重视版权的,我们知道兰亭序问世1800了,后世流传的版本也非常之多,但是都均以王羲之命名,而古代人也很讲究,各大家传世的作品基本上重复内容的不多,除了少数几个比较经典的诗词作品,但作者的字体和用笔用墨肯定是相差很大。比如:兰亭集序为王羲之所作,祭侄文稿为颜真卿所作,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怀素的自叙帖,欧阳询的九成宫,以及米芾《蜀素帖》等等。那么为什么没有苏轼的兰亭序和其他的兰亭序呢?排除了王羲之的书法水平之外,其实这就是版权因素。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文人是比较注重自己的名声的,对名声的看重有的甚至大于生命的珍贵。也因此,古代很少有抄袭现象,但也不是说没有,宋代一个书法家叫薛绍彭,这个人的书法造诣很高,但是他都是写的别人的作品,所以就被后世所遗忘,因为抄袭永远不会有自己的风格。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二、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上两起抄袭事件。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选作者曾锦溪作品《自作诗三首》涉嫌文本内容抄袭。被抄袭者王道友(网名:“苍山渔樵”),目前在一家市场里卖菜为生。相对清贫的生活之外,他的精神生活十分富足,坚持写诗填词多年,“俺宁可三餐无肉,不可一日无诗。诗词是我的爱好。”王道友说,因为诗词作品经常被抄袭,这次被抄袭他已经不觉得奇怪了,但依然会很气愤,因为“自古以来抄袭剽窃都是让人不齿的行为”。青海美协主席王筱丽是抄袭的画家马寒松的画作。当然还有每年的书法比赛发现的大量的抄袭别人的作品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抄袭者本人的耻辱,但是居然还有抄袭作品能够获得大奖,更是让人唏嘘。由以上两起事件可以看出,要想作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不仅要专业水平过硬,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曾先生是抄袭别人的诗词内容,王筱丽是抄别人的内容,其他的书法爱好者是抄别人的字体加内容,所以对我们来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需要学习与掌握才行。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三、为什么书法上会出现抄袭事件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主要是因为某些人长期担任大赛评委,对于这些评委的喜好,大多数参赛学员心知肚明,所以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获奖体。有的书法人不学传统,不认真练字,一心扑在获奖字体上,有的人为求达到获奖的目的,不惜抄袭别人的作品,虽然获得了奖项,但丢失了人格。但有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获奖是一块敲门砖,如果在大型比赛中获了奖,那么各类团体和组织就会纷纷抛来橄榄枝,进而达到了下一步名利双收的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四章中提到: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的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所以说,马克思的这段话便很好地阐明了书法作品抄袭的原因。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第四、在书法作品中临摹、抄袭和创新的关系。

众所周知,学习书法首要的就是要临帖,但是临帖的目的只是让我们每一个书法爱好者掌握古人书法中的精髓为我所用,比如字的结构,比如用笔走势,比如行与行之间的衔接留白,整篇文章的协调等等。不论临多久,最终必然会转化为自己的风格,这才是临帖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却有不少书法爱好者对帖依赖过度,离开了字帖就写不好字,或者长期临摹某一个字帖,假如在其中换了几个字,或者换一篇文章,他就写不好,这就是临死帖,死临帖的表现。对于这种临死帖和死临帖的人来说,他们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只有抄袭,因为除了抄袭他们别无所能,这就是临摹和抄袭的关系。但有的临帖人非常灵活,他们善于吸收古帖中优秀的部分为已所用,摒弃不好的部分,这类人一般不是专门临一个字体或者临一个作者的帖,而是博览群帖,取百家之长,转化为自己的风格,这种临帖才是真正的学习,也是真正的创新。第三种人是比较浮躁的,这种人没有耐心临帖,但是喜欢东临西看,结果哪个都没有吸取到精华部分,在临了一部分帖之后,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了,然后便开始随心所欲地抛弃古人的风格,自成一体,但是往往这种人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猫的效果,这就是典型的丑书。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书法怪论:临帖叫临摹,学别人叫抄袭,创新是丑书?有何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王羲之   书法   怪论   马克思   目的   书法作品   古人   原作者   诗词   利润   字体   风格   水平   作者   作品   内容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