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时,请警惕内卷

文/辉哥奇谭

2021/10/10

内卷是大家最近一两年里非常关心的话题。

内卷是什么?在我看来,内卷其实就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战争。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大学的班级里有20名同学,本来大家考试的时候有相对稳定的名次。突然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学习时长增加了50%,每天熬夜,成绩突飞猛进,从第10名变成了第1名。如果这样的案例被更多人看到,会有更多人愿意采用类似的方法,把自己的学习时长增加50%。

随着更多人用这种办法提高名次,第一个采用这种办法的人的名次又会回到原来的第十名。那他又决定提升学习时间,其他人再次跟进,他的最终名次还是第十名。

内卷的本质是什么?内卷的本质是,在蛋糕没有办法做大的前提下,大家比拼切蛋糕。蛋糕大小没有变,但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参与竞争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进行低效努力甚至无效的竞争…这本质上是一个零和游戏。

最近两年,内卷被频繁提及,内卷逐渐从各自内心的感受变成大家在饭桌上的谈资。

上次我去参加校招宣讲,有同学提问:你们公司会不会有内卷?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办法,可以用于判断那些企业容易出现内卷。

第一、所在企业处于不增长或者增长缓慢的状态。这意味着蛋糕没法做大,公司内外都在拼命竞争,这样就容易产生内卷。很多发展缓慢的传统行业都有这样的情况。

第二、虽然企业发展很快,但管理比较扁平,管理层人数永远都那么少。比如以前在百度时,总监岗位也就200多个,但公司当时已经有4-5万人。这种现象在讲究扁平的互联网公司非常普遍。如果大家把晋升成管理层看成他最在意的事情,那即使公司发展很快,也会导致严重内卷。

第三、有的企业喜欢用赛马机制去做项目,这在互联网公司也很突出。比如公司发现短视频是一个趋势,很多团队分别发起不同的项目,最后如果某个团队的用户数据相对出色,那么它会得到最多的资源。其他项目因为无法获得这些资源,最后就自然终止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互联网公司就意味着内卷。虽然公司发展速度不错,毛利率不错,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错,但很多员工苦不堪言,对此我曾经深有体会。很多时候赛马机制摆明了让赢者上位,输者出局。但在互联网公司,赢者总是少数,大部分都是输者。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加过的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在A/B Test中落败而被很快遗忘。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新型公司应该要避免内卷,克服内卷,这应该是新型公司的必然选择,有长期必要性。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新型公司一定更加在意why,更加在意效率,更加在意战略,这就从根本上带来了超越内卷的可能。

因为在意超越竞争和内卷,一开始就能着重精力选出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无需通过赛马机制、通过A/B Test的方式去选出胜利者。因为在意投入产出比,就必须尽可能避免避赛马机制。

作为员工,大家要明白,靠内卷获得的利益,都是短期利益;靠内卷积累的优势,没法变成核心竞争力,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大家在选择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时,可以从内卷是否泛滥的角度去观察,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输者   赛马   名次   缓慢   蛋糕   本质   在意   精力   机制   竞争   办法   项目   更多   时尚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