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派和小黄文之外的金朝,是怎样的?

多数人印象里,金朝的形象并不好:上世纪末流行的《岳飞传》中,金朝被塑造成大反派;明代小说《三言二拍》里,则充斥着海陵王完颜亮的各种黄段子。金国治下的汉人百姓,也以“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悲苦状态为代表。

大反派和小黄文之外的金朝,是怎样的?

负面印象,源于宋金战争的历史记忆。但这并不能囊括一个百年王朝的所有:金朝与汉族的接触,也曾几经变奏。

金人本是辽朝臣属,最先接触到的汉族,自然是辽国的燕云汉人。辽宋对峙二百年间,辽国汉人已形成了异于宋人的政治认同和风俗,被称为“汉儿”,与“南人”(宋人)相区别。

金太祖起兵后,对“汉儿”拉拢招抚,下诏保护其生产,并从中招收知识分子作智囊。因此,辽金易代过程中,故辽汉人社会较为平静。

金宋战争,则是另一番景象:除去对宋人的掳掠和杀戮,金朝还施行了臭名昭著的剃发易服政策:金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首次颁布改俗令,迫使百姓“削去头发”,更换“短巾、左衽”,对违反者“正典刑”;金军占领淮北后,还宣布“削发不如式者死”,与后世清朝的“留发不留头”如出一辙。中原地区抗金烽火燃烧近四十年,直到海陵王时期还爆发了耿京、辛弃疾起义,足见当时形势之激烈。焦头烂额的金人,不得不扶持“伪楚”“伪齐”代理统治,甚至一度将到手的河南、陕西大片土地归还南宋。

可也就在这一时期,汉化变革迅速席卷女真社会,令这个渔猎民族面貌一新。

大反派和小黄文之外的金朝,是怎样的?

虽然金太祖对中原文明有认知,但不宜高估金初女真人的整体汉化程度。金太祖会见宋使时,仍需要翻译陪同;金太宗只是粗通汉语。松散的部落制度、原始的思想观念,更能体现女真社会的不足:金太祖称帝后,仍与属下“君臣无别”,揪着亲友的耳朵一起跳舞。堂兄完颜撒该向他行跪拜礼,金太祖竟哭着喊不要,认为这是隔阂的体现;后来再有人拜他,他便下拜还礼。显然,这位开国皇帝质朴的脑袋里,缺乏帝王意识。

女真贵族们很快意识到了不足,聘请辽国汉儒教育子弟。这招见效很快,金太祖的孙辈熙宗、海陵王,已是汉文化的精通者。其中海陵王完颜亮,更以写得一手霸气的汉诗而知名: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做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霹雳摇撼震山河。(完颜亮《书壁述怀》)

海陵王因强行讨伐南宋败亡,名声狼藉。但也正是他废除了金朝的剃发易服政策,提升“南人”(故宋境内的汉人)政治地位,并迁都中都,开启了北京城的帝王之基。他对金朝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大反派和小黄文之外的金朝,是怎样的?

缓和民族矛盾的举措,加之南宋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等“卖队友”行径,中原抗金义军逐步式微。到金世宗之后,金朝已统治稳固,开启了“大定明昌之治”。随着岁月消磨,金国汉人也认同了完颜氏统治。金亡后,一些士大夫以金朝遗民自居。文学家元好问,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元好问《甲午除夜》)

在元代,“金国记忆”的号召力,并不局限于士大夫阶层: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广东增城曾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领袖朱光卿“伪称大金国,改元赤符”。元廷查证,这些起义者“皆系汉人”,即元朝定义下的北方汉人。

但另一方面,整个金代,女真与汉人的隔阂始终存在。大定年间,女真人汉化已深,这让世宗颇为忧虑,担心女真人丧失勇武旧俗。女真大臣唐括安礼,为维护民族团结,曾上奏反对一项针对汉人的兵役政策,称“猛安人(女真)与汉户,今皆一家”,竟然遭到世宗怒斥。但汉化趋势,已不可阻挡。世宗、章宗屡次下令禁止女真人穿汉服,但屡屡下令的背后,显然是屡禁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金朝虽然奉行剃发易服政策,却没有摧毁传统的中原官僚、帝王服饰体系,而是引为己用。金朝对祭服的一些改革,可能还影响到了后来的元明两代。反而是同为女真人建立的清朝,才终结了这一成果。

大反派和小黄文之外的金朝,是怎样的?

近年来,网上兴起一种流言:清代的建州女真,并不是“女真”,而是“通古斯人”。事实是否如此呢?

依据孙进己先生《女真民族史》的观点,建州女真的核心,源于金代的胡里改人,确实不是金代女真的直系后代。但二者并非全无关联,而是相近的族类,大概类似于渤海人与女真人的关系。

胡里改人在金初不属于女真,但姓氏、风俗相近。金中后期,胡里改人已开始同女真融合,但属于边缘群体。元明之际,胡里改部与斡朵里部融合为建州女真;根据明朝和朝鲜史料,建州女真沿用金代女真文字的时间,可能比其他部落更长。明末清初,随着建州女真崛起,“留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最后是加入了满族之中”(孙进己《女真民族史》)

至于“通古斯人”,本是雅库特人(一个生活在西伯利亚的突厥语民族)对鄂温克人的称呼;18才被西欧学术界记录。当代语言学家采用这个称呼,构成“满-通古斯语族”这一概念,指代东北亚地区的几种语言。金代女真语和满语,都属于这个语族。

不过,满族并不是金代女真唯一的流向。随着风俗的趋同和通婚,金元以来,很多女真人已融入汉族。金末,蒙古军攻陷南京(开封)城前夕,汉人守将崔立为讨好蒙古人,曾勒令全城百姓剃发投降。反倒是元好问的朋友、女真人蒲察琦,宁死不从:“今日易巾髻,在京人皆可,独琦不可。”遂悬梁自缢。

对于这个统治中国北方百余载、影响深远的王朝而言,还有很多人和故事,值得我们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大定   女真   满族   汉族   语族   金朝   中原   宋人   反派   太祖   汉人   南宋   汉化   真人   民族   政策   时尚   黄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